《老王》课堂实录9
- 资源简介:
约2970个字。
《老王》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师:在前一阶段的演讲和周记中,同学们大多选择伟人、名人作为自己的精神坐标,因为是他们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我们周围也会发现,只要人格高尚,平凡的人也和伟大的人一样,即使在底层,他们的光芒也会如日月星晨般熠熠发光。比如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投影《老王》课题及形象素描)
师:在阅读调查中大家都喜欢课文《老王》,那么我想知道“老王”在大家的心中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请大家根据文本,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用评点的方式来点评一下“老王”。
生1:老王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送的冰比前任大一倍,冰价相等,愿意车费半价,始终没有看透或者想到要去算计好欺负的主顾,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师:不错,概括能力挺强。
生2:老王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在临终前还送香油和鸡蛋给作者一家。课本54页写他送东西的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师:比如说?
生2读课文“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送给我们的。”
师:作者写他外表之可怕、活动之艰难衬托他一颗淳朴善良的心。老王虽不善言辞,但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诀别的深情。你评点的这一段这描写具体突出,给人印象深刻,很好!
生3: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他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还有他的眼睛又不好,一生凄凉艰难,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
生4:我觉得老王是个非常可怜的人,他没有家。
师:他不是住在一破落的大院里?你是说他没有亲人?
生4:不仅如此,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又没有亲人,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作者说“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我从这里看出了老王的孤苦伶仃,精神孤独。正常情况下应该回答说“是的。”我们都把自己住的地方当作自己的家,而老王却说他住在那儿没有说是他的家,可见他没有温暖。
师:说得真好,有自己独到的发现和见解,深入到了人灵魂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