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古典诗歌教案
- 资源简介:
约73130字。
必修三第四单元古典诗歌教案
余卫兵设计
【单元目标】
本单元学习内容是唐诗、宋词、元曲中的优秀作品。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了解古典诗歌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的发展过程。
2、 了解近体诗、宋词、元曲的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欣赏古典诗歌的水平。
3、 完成相关高考必备篇目的背诵和默写。
【单元内容】
一、 阅读
本单元的阅读分为“基本阅读”、“扩展阅读”、“推荐阅读”三个部分。
基本阅读包括:
14课——《唐诗五首》(王维《山居秋暝》、王昌龄《从军行(之四)》、杜甫《登高》、刘禹锡《石头城》、李商隐《锦瑟》)
15课——李白《蜀道难》、 16课——白居易《琵琶行》
17课——《宋词四首》(柳永《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扩展阅读包括:
18课——诗词三首(李煜《虞美人》、陆游《书愤》、姜夔《扬州慢》
19课——元曲三首(马致远【双调】《蟾宫曲 叹世》、关汉卿【南吕】《四块玉 别情》、脽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推荐阅读
《珠联璧合觅佳趣》——表达交流活动:完成对联的收集、整理、赏析文章一篇。
二、 表达交流活动
本单元的表达交流活动为《珠联璧合觅佳趣》,主要是完成对联的学习及创作。
三、 点击链接短文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对其中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便于学生学习本单元的作品。
四、 作文写作
以“唐诗宋词和元曲”为写作素材,完成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为文化散文。
【教学时数】
15课时:阅读赏析-14课时 活动展示——1课时 作文——2课时 默写背诵-1课时
【教学内容】
第1课时 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相关知识
一、 课前预习
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诗歌》、《诗词格律》、《诗海拾珠》
二、 介绍相关诗词曲知识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唐诗的成就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黄河,广阔的流域灌溉着中国民族的国土,滋润着世世代代的生于斯、长于斯的民众,直至今日,唐诗依然是一朵瑰丽的奇葩,盛开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唐代诗人有名字可查的有三千六百多人,而且巨匠、大师一个接一个登场,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不尽长江滚滚来”。作品流传下来的有五万多首,可谓浩如烟海。
唐诗的发展悠久,具体简述如下——
◆1、诗歌漫长岁月——从《诗经》算起,到唐代近体诗的出现,古诗经历了一千七百多年。先秦——两汉——建安——魏晋南北朝——隋代
①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与散文并列的长河——诗歌,以其丰富的精神营养,滋补历代人民的心田。
②南朝齐梁时代诗人提出“使日常生活普遍诗化”,从此,日常生活的诗化便成为我国文人诗的基本美学特征之一。
◆2、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三类。
古体诗分为古体诗和乐府诗;
古体诗包括四言古诗(《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杜甫《羌村三首》)、七言诗(成熟于唐代,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曲”、“吟”;
近体诗形成于唐代,包括绝句(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鹳雀楼》;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律诗(五言律诗——杜甫《春望》;七言律诗——杜甫《登高》;排律;)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分婉约派和豪放派;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