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案42
- 资源简介:
约1570个字。
老王
执教教师:王若愚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材、剪材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材、剪材的特点。
2.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流程
教学模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喜欢关注明星,因为他们有着耀眼的光环;我们愿意关注伟人,因为他们做出了非凡的成就;我们关注家人,因为血浓于水。而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最多的却是那些非亲非故,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非凡的成就,却有着金子般的心,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杨绛先生的文章——《老王》,让我们来共同关注这类被遗忘的边缘人。
2.了解作者。
3.检查预习,正字正音。
杨绛,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研究生。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洗澡》,随笔集《将饮茶》,译著《堂•吉诃德》等。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在解读课文前初步了解作者,为下文理解作者的情感做铺垫。
学 (二)整体感知,了解作者的情感,从主题切入课文的理解。
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一个车夫的? 初步了解作者的情感。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队不幸者的愧怍。” 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对老王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