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0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39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4/2005年秋学期初三年级期中考试 2004.11
语 文 试 卷 命题:唐顺林
注意:1.卷面分值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2.答案写在第Ⅱ卷上。
第Ⅰ卷
一、语言知识及语言运用:(38分)
(一)选择题:(18分)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妖娆(náo) 谦逊(xùn) 胆怯(qiè) 猥亵(xiè)
B.香醇(chún ) 炽烈(chì) 雏形(chú) 畸形(jī)
C.花蕊(ruǐ) 驿站(yì) 淀粉(ding) 迁徙(xǐ)
D.星宿(xiǔ) 教诲(huì) 匿名(nì) 华裔(yī)
2.下面各组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一泓清水 百花争妍 锲而不舍 东挪西借
B.侃侃而谈 天翻地覆 连篇累椟 任劳任怨
C.兴致盎然 深恶痛疾 矢志不移 为富不人
D.杳无消息 油光可鉴 默守成规 不辍劳作
3.填入下面各句中的词语最合适的一组是[ ](3分)
①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 的。
②在干警们热烈的掌声中,王公伯 地戴上了帽子。
③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 的态度,不要轻率地作结论。
④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 。
A.庄重 沉重 慎重 郑重 B.沉重 慎重 庄重 郑重
C.沉重 庄重 郑重 慎重 D.沉重 庄重 慎重 郑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语病[ ](3分)
A、她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B、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
C、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D、即使一直没有试验成功,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
5.下面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3分)
A.这辆车没有锁好。
B.到今年上半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
C.他行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D.天色渐暗,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6.对杜甫《望岳》的写作特点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全诗紧扣“望”字着笔,句句写望而不露一个“望”字,让“望”贯穿始终,成为全诗的红线。
B、本诗以问句领起,一开始便形成突兀的语势振起全篇。“夫如何”非常传神地抒发了诗人乍见泰山时激动喜悦、惊叹揣摩之情。
C、颈联中“钟神秀”写泰山的神奇秀美,“割昏晓”写泰山的雄伟阔大。通过虚实结合的描写,化静为动,使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
D、最后两句笔力雄浑,格调高昂,以诗人不畏艰辛决心登临顶峰俯视群山作结,蕴含深刻的哲理,富有启发性。
(二)填空题:(20分)
7.常识填空:(5分)
①明清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中的“三元”指 、 和 。
②《水浒传》为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请写出与下列人物相关的故事:
故事:晁盖 林冲 鲁智深
③《海燕》中“大海”的象征意义是:
8.默写:(8分)
《沁园春•雪》中点明题旨的一句话是① 。
《孟子三章》中从反面论述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②
《鱼我所欲也》中由设喻所引发出的论点是③ 。
《捕蛇者说》中直接表述主旨和写作目的的句子分别是“④ ”和“⑤ ”。
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思乡”情结的句子:⑥ ⑦ 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