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说课稿1
- 资源简介:
约2770字.
《哈姆雷特》说课稿
福建省光泽县第一中学 庄丽红
一、说教材 《哈姆雷特》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全剧是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其中对王子的描写,实际就是对坚持美好理想、坚持社会改革,为“重整乾坤”宁愿受难的人性美的歌颂。对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力量、人的价值的卓绝的认识,对美好人性和未来和谐世界的不懈追求,使整部剧作成为一颗璀璨明星,熠熠闪耀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中。学生也许会受制于时代、年龄、学识等诸多因素,对作品的理解并不到位,但是通过阅读经典,他们却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作品的潜在价值,了解莎士比亚及文艺复兴时代。
二、说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3、学习品评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鉴赏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尖锐的戏剧冲突;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难点:理解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设想及教法 学生是初次接触外国戏剧作品,应指导学生根据舞台剧本欣赏的要求,做好预习工作。《哈姆雷特》全剧并不长,应鼓励学生先读一读,了解剧情梗概,激发阅读兴趣。课文是节选,篇幅不长,但初读时学生不一定读得明白。在预习时,应指导学生查看有关资料,让学生在了解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深刻含意。 作品介绍、情节分析、理清冲突、概括主题等内容可通过学生复述故事、安排讨论活动来完成。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人物形象的塑方法、剧本的语言特点,则采用反复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完成。课后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等录像资料,或是利用课余时间排演成戏。最后用交流、讲评的方法帮助学生挖掘人物的典型意义。
四、说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活着,还是去死,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问题。——哈姆雷特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恩格斯
第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第二句是文学品评的方法。虽然这两句话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都由于一部旷世杰作而成为千古名句。
当人们提及文学名著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一种敬畏之心,敬其恒久的艺术魅力,畏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其实,如果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品读,就会发现名著距离我们很近。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真正走进名著,深入名著,来一起欣赏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