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座:无米亦可巧作炊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无米亦可巧作炊
江苏油田一中 徐思明
目标锁定
1、沿着时间维度,回溯历史找材料;
2、从空间维度上去搜索;
3、从逻辑的维度上去寻觅。
能力阐述
进入考场,拿到作文题,如能文思泉涌,当然求之不得,但很多情况下往往会是茫无头绪,无从下笔。此时千万不可乱了方寸,须知“天无绝人之路”。只要靜下神来,进行一番理性思索,无米也可巧作炊。细想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成语是经不起推敲的,面对“无米”的尴尬,既然是“巧妇”而非“笨妇”,怎么能会一筹莫展干瞪眼呢?
那么没有材料可写到底该怎么办?“无米”怎么才能煮出香喷喷的大米饭?下面提供的几条思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写作的新天地。
一、从时间的维度上去寻
沿着时间的维度,回溯历史,往往能找到很恰当的材料,因为昨天的故事实在太多。下面《宽容造就成功》一文的片段,就是用这个办法解决材料问题的。
回首中国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从西汉初年的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到汉武帝,哪一个不是以宽容之心招纳贤才,励精图治?否则怎么会有西汉初年的强盛?又如唐初唐太宗善于纳谏,并重用魏征,如果没有宽容之心又如何能听取大臣的意见,如何能造就贞观之治?清朝康乾盛世的产生也不例外。可见只有以宽容之心谦虚地接受批评,接受意见,才能获得成功。相反,每个朝代的衰弱以致灭亡也都是统治者不够宽容不虚心纳谏的结果。夏桀、商纣、秦始皇等等,哪个不是因为心胸狭隘听不进劝谏,一意孤行而自取灭亡的呢?
二、从空间的维度上去找
如果感到没有材料可写,就应该国内找不到去国外找,东方找不到去西方找,从空间的维度上去搜索。下面的作文片段用的就是这个办法。
反过来,也就不难理解成功的背后是巨大的付出。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事实上,巨大的成功需要的努力程度更是惊人的。李时珍走遍中华大地,磨破了千百双草鞋才完成了《本草纲目》;马克思深入调查各种社会现象潜心钻研数十年,终于完成了《资本论》。
三、从逻辑的维度上去觅
世上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逻辑联系是其中最常见最密切的一种。因此,寻思可以求因,顺着因之“藤”定能摘到果之“果”。
下面《“有容”才能成“大”》的作文片段寻着“有容”、“大”的果,去求材料之因,于是“七擒孟获”,郭沫若改台词,孔子师苌弘、师襄、老聃等等材料都奔涌到了笔下。有了这样三个主干材料,写成文章就不是什么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