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化经典阅读小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6题,约3650字。
二轮复习文化经典阅读小测(一)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阅读下面的《论语》语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已矣乎①!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②者也。”(《公冶长》)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③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注:①已矣乎:算了吧!指孔子恐其再也见不到“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的人而叹息。已,止也。②讼:咎责、忏悔,检讨之意。③食:通“蚀”,指日月亏蚀。
⑴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成己达德,除了可以通过深切反省自己的过失外,也可以借重别人的经验来反省自己,从而达到目的。
B.孔子对世人发出“已矣乎”的感叹。“已矣乎”这三字是表示没有希望的叹息语气,而“吾未见”则有强调的意味,足见孔子对于“能见其过而内自讼”的绝望。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并不希求人根本不犯错,而是要人从检点过失中学习、长进。
D.真正的君子,心地光明磊落,不必担心犯过,也不必担心别人看见自己的过错,知过而能改。
⑵结合上面语段,谈谈你对“自省”在自己人生成长中的理解与认识。(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尽心上》
⑴下列对《孟子》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良能和良知是人的天性,是不经学习就具备的,是不需思考就知道的。
B.孩提之童都知道孝敬父母,等长大后都知道尊敬兄长,说明爱亲敬长是人的本性。
C.孟子认为仁义就是能够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要求。
D.孟子认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人的良知良能,这两种人的本性能够通行天下
⑵结合上面的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孝弟(同“悌” )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所表现的思想的理解。(3分)
答:
三、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