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
- 资源简介:
有24道题,约5690个字。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班级:姓名: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请仔细审题,看清题上的要求,将答案写在指定位置。书写要整洁,否则扣1-3分!祝你取得进步!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世外桃源 飞红滴翠 分道扬镳 言简意赅
B.新陈带谢 泠泠淙淙 登峰造极 无精打采
C.迥然不同 一筹莫展 消声匿迹 实事求是
D.鸿鹄之志 江山社稷 浮想连翩 弛名中外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地壳 拾级而上 褴褛 蹚水 占卜
B.和煦 一沓钞票 笼罩 栈桥 断茎
C.恣睢 玲珑剔透 贮藏 嗤笑 拮据
D.殷红 错综复杂 连翘 山峦 不屑
3.名句与名言积累。(小心错别字!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共16分)
⑴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涣《凉州词》)
⑵,。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朱元思书》)
⑶ , 。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⑷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凤栖梧》)
⑸孟子关于战争三要素及其关系的著名论断是“ ,
”。
⑹陈水扁坚持台独的行径遭到了包括2300万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极力反对,这正印证了孟子所说的“ , ”。
⑺陈胜在起义时喊出了“ ”的口号,这是对封建等级制度提出的挑战,具有激励人心的作用。
⑻郦道元在《三峡》中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描绘了三峡水流之急,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则用“ , ”描绘富春江水流之急,可谓异曲同工。
⑼中国古典诗词中有一些诗句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请写出完整的一句。
,。
4.病句修改。(2分)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大了执法力度。
(2)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变。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诗三百》等,为“五经”之一。该书分为赋、比、兴三部分,常用风、雅、颂手法。
B.《在烈日和暴雨下》选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C.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旧中国农村“丰收成灾”的社会现实。
D.《桃花源记》题目中的“记”和《与朱元思书》题目中的“书”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6.教师节前夕,九(1)班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6分)
(1)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写在下面。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3分)
,。
(2)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题的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3分)
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廉,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
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申,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
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