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的不平衡——论吴江经济与教育发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22 6:5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双塔”的不平衡
——论吴江经济与教育发展
吴江市黎里中学 王 帅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今又多了一句“中间是吴江”,看来吴江经济的腾飞是必然的了。身处长江三角洲,联络着苏杭沪等经济大市,吴江的经济无疑与“人间天堂”有着紧密联系。但经济与教育这“双塔”能均衡发展吗?从理论上讲,经济的繁荣必然带动教育的腾飞。但是实际上“双塔”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地区的教育甚至是滞后的。
顾名思义,区域教育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地区的基础教育,这个区域不是人为界定的,而是约定俗成的,这种区域的形成与一定地区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有关。自古吴郡多才俊,吴江教育深受大苏州文化的影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商品经济的大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民生活的发展,但就目前吴江的教育而言,却与经济的发展持不平衡的态势。
一、失衡的“双塔”:繁荣的经济——滞后的教育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成大事业者首先应该登高望远,鸟瞰路径,了解概貌。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应如此。让我们放开眼光北眺,没有人怀疑苏北的教育会在经济的不景气中出现颓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苏北各个地区的教育却常令人刮目相看,排除生源质量和硬件基础设施等客观问题,这给经济腾飞的江南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是很多的!
(一)经济发展与区域教育发展不成正比
经济是地方发展的前提,吴江经济的发展是迅猛的: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30亿元,财政收入33亿元;全市外商投资企业900余家,总投资近6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73亿美元;2002年参加中国第二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市)共计2052个,吴江排名第十位;吴江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之一。而整个教育的收益却相对很少,虽然在办学水平、师资建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教育发展仍跟不上经济腾飞的步伐。
(二)师资与教学质量不成正比
从吴江地区的师资力量来看,主要以年轻教师为主。近年来吴江引进了一大批“新鲜血液”,这是一个新老交替的时期,大量可用之才纷纷涌进吴江这片沃土,“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们的到来给吴江的教育带来了生机活力,但也由于换血太多太快,缺乏过渡期,致使新老教师的比例失调,师资年龄整体偏低,这些都造成了教学质量的差异,使师资与教学质量不成正比。
(三)生源质量与高考质量不成正比
吴江地区人杰地灵,由于吴江特别的地理构成,生源大都来自各个村镇,所受的教育博采众师之长,可以说整体生源质量还是良好的。我们不由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生源质量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苏北的高考质量为什么明显优于我们?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学生思想构成的差异。在苏北,受经济条件的局限,很多学生的第一感受是必须要学好,对他们而言,这是走出逆境的唯一途径;而在吴江地区,大多数学生所处的经济环境相对优越,许多学生受到金钱功利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总体上对于学习并不是特别看重,认为在这里读书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有吃苦精神却无拼搏的意志,高考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生源质量与高考质量两者间的不成正比也就理所当然了。
二、倾斜的“双塔”:发展的经济——脱节的教育
作为教育者,在选择教育事业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