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课程高考复习导引(语文)第二部分专题复习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 资源简介:
约42240字。
2011年新课程高考复习导引(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撰稿:邢小雷 王晋芳)
【考点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在新课程高考中被列为选考内容。其基本要求和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基本要求: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二、能力层级:
1.分析综合(C级)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级)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级)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三、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设题要点的解题方法: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涵义。
口诀:理解原意是基础,引申比喻各有主。
解说:对于现代文大阅读材料中的重要词语,考生首先要把握它的原义,原义把握准确了,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测它的语境义,就容易理解准确。语境义中常有引申、比喻、象征等特点,要仔细理会。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涵义。
口诀:关键词语要抓牢,上下文句都别跑。信息显隐两兼顾,理解全面能答好。
解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大忌。考生眼睛不能只盯牢题目中提到的重要语句苦思冥想,而必须学会“迂回包抄术”,从所选文本的上下文中仔细搜寻与题中提到的重要语句有重大关联的语句,然后加以通盘考虑,准确作答。现代文阅读文本中有的重要语句除了要了解其显性的表层信息,还要学会破解其深层的隐性信息。有些文本中的重要语句甚至是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相背相反的,那就尤须结合全文内容或相关阅读文段的上下文加以全面准确的理解。
3.理解文中重要句段的涵义。
口诀:开头结尾或中间,位置不同作用变。总领铺垫或点题,开头作用更无疑。承上启下作过渡,中间语句很清楚。结尾照应或升华,卒章显志成佳话。
解说:问语段作用的题目,题目若问文章开头部分的作用,一般不外乎“总领下文”“点明题意”“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为后文埋下伏笔”“引发读者思考”等等。题目若问文章中间语段的作用,除了内容上要作一些分析,在结构作用上,一般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居多。题目若问文章结尾部分语段的作用,考生可从“照应开头”“总括全文”“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等技法术语中加以筛选。
4.综合分析题。
口诀:综合分析要求高,题关全篇未可抛。文本题干相对照,提要钩玄细细挑。大段抄写不可取,化繁为简提炼好。说准要点最重要,按条作答分难逃。
解说:综合分析题能力层级高,分值大,题目常常涉及阅读文本全篇内容。考生在对文本内容进行概括提炼时,要学会化繁为简,化实为虚,即要能够从文本具体材料中抽象概括提炼出信息要点,防止大段照抄文本内容。综合分析题答题时所需字数相对较多,为了使答案眉目清爽,最好分条解答,重在说准要点。
5.探究题。
口诀:理解文本是前提,参照现实来考虑。生活积累要挖掘,联想丰富解题易。
点拨:探究题常常以“你是如何看的”“你的感觉如何”“谈谈你的理解”等语句形式提问。探究题常常也是十分生活化的题目,考生要比较完满地进行回答,除了吃透文本内容,还要学会调动自己的生活学养。对于文本,既要入乎其里,也能拔乎其外。首先立足文本,然后调动生活学养作有机的联想拓展。
四、小说阅读:
高考中小说的命题指向五个关键词: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技法。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环境描写作用; 4.概括主题内容;5.分析写作技巧;6.分析小说的标题。
(一)情节的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