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详注及赏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6/21 9:18: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6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4470字,包括人教版全六册课内及附录古诗词详注及赏析,内容全面。

  古诗苑漫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大观。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目   录
  1、《观沧海》(曹操)
  2、《次北固山下》(王湾)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4、《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5、《龟虽寿》(曹操)
  6、《过故人庄》(孟浩然)
  7、《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9、《夜雨寄北》(李商隐)
  10、《泊秦淮》(杜牧)
  11、《浣溪沙》(晏殊)
  1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13、《如梦令》(李清照)
  14、《观书有感》(朱熹)
  15、《木兰诗》(北朝民歌)
  16、《山中杂诗》(吴均)
  17、《竹里馆》(王维)
  18、《峨眉山月歌》(李白)
  19、《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0、《逢人京使》(岑参)
  21、《滁州西涧》(韦应物)
  2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23、《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24、《约客》(赵师秀)
  25、《论诗》(赵翼)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石壕吏》(杜甫)
  29、《归园田居》(陶渊明)
  30、《使至塞上》(王维)
  31、《渡荆门送别》(李白)
  32、《登岳阳楼  其一》(陈与义)
  33、《长歌行》(汉乐府)
  34、《野望》(王绩)
  35、《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3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37、《黄鹤楼》(崔颢)
  38、《送友人》(李白)
  39、《秋词》(刘禹锡)
  40、《鲁山山行》(梅尧臣)
  41、《浣溪沙》(苏轼)
  4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4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44、《赤壁》(杜牧)
  45、《过零丁洋》(文天祥)
  46、《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
  47、《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48、《饮酒  其五》(陶渊明)
  49、《行路难  其一》(李白)
  5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5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52、《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53、《赠从弟  其二》(刘祯)
  5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55、《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56、《终南别业》(王维)
  57、《宣城谢眺楼饯别》(李白)
  5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59、《无题》(李商隐)
  60、《相见欢》(李煜)
  61、《登飞来峰》(王安石)
  62、《苏幕遮》(范仲淹)
  63、《望江南》(温庭筠)
  64、《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65、《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66、《武陵春》(李清照)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诗歌,既有艺术魅力,又含义深刻,给人以积极鼓舞的力量。其风格慷慨悲凉,气魄宏大。尤以四言乐府立意刚劲,语言质朴。
  注释:
  ①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②碣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与此。
  ③何:多么
  ④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
  ⑤竦 峙:高高耸挺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⑦星汉:银河。
  ⑧幸:庆幸。
  ⑨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⑩咏志:即表达心志。
  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我觉得十分庆幸,能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赏析: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
  《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和乐时加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
  王湾(693~751)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
  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其诗《全唐诗》有收录。事迹见《唐才子传》。
  注释:
  ①潮平:潮水上涨与江岸齐平。
  ②风正:顺风,与船行的方向一致。
  ③残夜:天将亮时。
  ④乡书:家信。
  ⑤何处达:即“达何处”,送到什么地方。
  译文:
  我的旅途之路在青山下,小船行使在绿水间。潮水涌涨,两岸显得更加开阔,风顺而且柔和,船帆端端正正悬挂着。残夜还没消退,一轮红日已经从海面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南已有春的信息。家书不知寄到哪里?请归去的大雁把信带到洛阳吧。
  赏析: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常往来于吴楚之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诗人的这次出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