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次道德”写作导引及示例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话题“次道德”写作导引及示例
湖南省衡东县欧阳遇实验中学 边少初
【话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西安一女子夜遇劫匪,不堪威逼跳进了护城河,两劫匪跳河相救,事后对女子说,“我们只要钱,不要命”;湖北一打工女在北京被偷了包,小偷留下钱却把她的身份证、名片等寄回;陕西一位司机开车肇事,连撞三人,在驾车逃逸的同时他拨打120急救电话,使伤者得到及时救治。某重量能为媒体就此发表文章认为,抢劫、偷包和开车撞人后驾车逃逸都是不道德的,而救人、寄回证件和打120救人又是道德的,两者结合起来应该是“次道德”,因而认为“次道德的出现也是社会的进步,承认次道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对所谓“次道德”,你怎么看?请以“次道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如写议论文,试题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如写记叙文,试题的材料考生不得再使用。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此题对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关注社会极有帮助,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要写好这个题目,首先必须明确“次道德”的确切含义。“次道德”是在非道德的过程中,人性尚未完全泯灭,良知尚存的人们的一种行为表现。正如半死不活,其实质是活着一样,“次道德”的实质是非道德。
在立意上,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否定“次道德”,拒绝“次道德”,因为“次道德”的实质是非道德,非道德又岂能肯定。肯定了“次道德”,将贻害无穷;二是肯定“次道德”,为它的出现高兴,认为它是社会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稳定,为之叫好,此种立意不是很好写,但如果写好了,将会因立意新颖而得高分,写作时要注意在否定的前提下,承认这种类型的犯罪嫌疑人或许在实施犯罪时良知尚未完全泯灭,虽然不能改变其犯罪的性质和严重后果,但危害毕竟要小于良知完全泯灭者,同时它也是人性化的一种体现。
对于“次道德”应持的态度,下面这个故事或许对我们会有所启发。哈佛大学图书馆被一场大火几乎焚烧殆尽,一青年勇敢地向学校交还了曾据为己有的图书,学校是这样处理的,先是表扬后是开除。
参考拟题:道德不打折;道德不分主次;道德不能变质;拒绝(摒弃、唾弃)次道德;次道德就是不道德;次道德,有比无好;道是无德却有德;生活因次道德而丰富;坚守道德的底线——次道德;人性之灯不灭,道德之光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