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38套)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38套。 -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3·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5·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5·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5·3“蒸汽”的力量(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5·4走向整体的世界(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6·1“自由放任”的美国(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6·2罗斯福新政(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6·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8·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8·2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人民版必修Ⅱ).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1·1百家争鸣(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1·2儒学的兴起(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1·3宋明理学(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2·2中国的古代艺术(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2·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3·1“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3·2新文化运动(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6·1“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6·2人性的复苏(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6·3启蒙运动(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人民版必修Ⅲ).doc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必修Ⅱ)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
 1.(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3题)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
 A.垄作法 B.套作制
 C.稻麦二熟制 D.一年三熟制
 2.(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1题)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
 3.(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5题)图2为“胡人执犁俑”。该陶俑可能最早制作于( )
 A.汉代
 B.唐代
 C. 宋代
 D.元代
 4.(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10题)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5.(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14题)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6.(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5题)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
 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 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 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7.(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1题)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
 8.(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19题)“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9.(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3题)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