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老师《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与点评
- 资源简介:
约5270字。
王君老师《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与点评
【点评】我一直认为,就《我的叔叔于勒》而言,程红兵老师和李卫东老师已经把这一课上到了极致,旁人很难超越。然而,当看到2009年第3期《语文学习》上刊登的王君老师的《拨开重重迷雾,走进人物心灵——〈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时,我有一种“如走山阴道上”的感觉,不知不觉随着她的学生,走进了一个个柳暗花明的境界。下面,让我们走进那异彩纷呈的课堂,分析精彩背后的元素。
一、以语言的名义进行反叛
师:……我们重点来研究第二封信。
【投影展示】
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做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请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就是这封信,成为了菲利普一家的福音书,成为了他们十多年的希望。但是,现在,请你仔细研究一下这封信,你发觉这封信有什么破绽没有吗?
生:有破绽。于勒开头说他买卖也好,可是后面又说“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还说“希望为期不远”,这就是矛盾的,我们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没有发财。
生:按照常规,如果一个商人生意真的很好的话,他是不会丢下生意去做长期旅行的。
生:是的。如果他生意很好,又有长期旅行的时间和经济条件,他为什么不可以回哈佛尔的家一趟看看哥哥嫂子,了却自己的一桩心愿呢?
生:就算是旅行,也可以写信啊。为什么要好几年不写信呢?
师:对的,只要他不是到月球上旅行,应该都是可以通邮的。(众笑)
生:我觉得,这封信根本就是说谎。于勒根本就没有发财!
师:天啊,于勒居然是个骗子!可是同学们,你读了这封信,你怎么评价于勒?
生:我觉得于勒虽然说了谎,但他的心是好的,我感觉到他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师:请说详细一点儿。
生:他不是故意说谎的,从字里行间,我感觉到他很心疼家人,怕家人担心,所以才说谎的。
师:原来于勒的心变柔软了。除了心疼家人,同学们还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于勒的什么变化?他完全可以直接告诉哥哥嫂嫂自己又一贫如洗了,然后忏悔请求原谅啊。为什么非要这么“绷”起呢?
生:于勒很自尊,他不希望哥哥知道他的现状。他希望在家人的心中他是一个体面的人,是能够给家族带来荣誉和温暖的人。他宁愿撒谎也要保留这点儿自尊。
师:哦,原来是这样!看来,这封信是一把荒唐言,满纸心酸泪。于勒已经变化了,在谎言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有些温度的于勒了。
【点评】于勒在信中说了谎?这多少让人有点目瞪口呆,因为这个结论是对以往观点的一次反叛。这样的反叛是不是异想天开呢?非也。王君老师是依据文本的语言一步步推理出来的,她引导学生发现了信中的破绽,又进一步分析出了于勒撒谎的原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心软而又善良的于勒。不仅如此,随着课堂的进行,王君老师还引导学生紧贴文本分析出菲利普夫妇其实早就看出了信中的谎言。王君老师在该实录的“教学说明”里说:“我希望超越传统的文本解读,带领学生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于勒和菲利普夫妇。”她依据文本的语言做到了。以语言的名义进行反叛,正是语文教学创新的必由之路,它显示了王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