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教学——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文言教学出路之具体课例(我教《阿房宫赋》)篇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8/31 9:07:1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50字。

  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文言教学出路之具体课例(我教《阿房宫赋》)篇
  江苏省兴化中学  赵长河
  邮箱:qazwsx11000@sina.com 电话:13815902879(手) 052383215966(宅)
  一、教学理念
  高耗低效、无用无效一直以来都是中学文言教学的态势。现代言语实践是激活文言教学进而改变文言教学高耗低效、无用无效的有效策略。现代言语实践是指目前处于实际运用状态的言语,现代书面语言语是其主要形式,现代口语实践和浅易文言写作实践是其次要形式。
  二、课前预习
  1、仔细对照注释看原文3遍以上,罗列文中未注或注而不清、不详的难懂词句,试着联系以前学过的文言、现代汉语,借助工具书加以解决。
  2、通过资料查找或网络搜索,了解赋这种文体的特点。
  3、早晚读时,1-3节采用同座对读(上句对下句)的方式,第4节采用两人齐读的方式,大声朗读,争取背诵。
  4、末节四个“后人”,哪三个相同?分别指什么人?为什么不直接具体地说今人或唐人而委婉宽泛地指后人?《六国论》为什么直指当今“天下”?能否从讽谏现象的普遍程度和危险急切程度的不同说说理由?
  设计说明及课后反思:第1设计落实以现代言语实践激活文言教学的理念,第2设计便于学生课堂学习时把握赋体 群英会语言特征,第3设计是文言教学正统地道的教学法,对读的预习既激“读”趣,又是课堂品味语言这个教学环节的诱导和铺垫,第4设计是从板块主题“后人之鉴”的角度引导同学用比较的方法深入思考全文主旨。根据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第1、2个预习积极充分,第3、4个预习在课堂互动的“一点通”中确实有“灵犀”之功。
  三、课堂教学
  (一)出示目标:
  以“古今联系、填句运用、调序翻译、换词比较、读写结合、品写结合”等方法,落实我们古文教学中的“关键词句法”和“仿写法”,从而品味并尝试运用赋体文章中的精粹语言,且在语言的品味运用中对“戒奢戒侈,以古为鉴”的正确价值观能够自然认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