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3680个字。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实录
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滕兆敏
一、教学创意
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的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写的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的一组散文。这组“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作品,鲁迅把这组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个片断写长妈妈给年幼的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可见,幼年鲁迅与长妈妈十分亲密,鲁迅从长妈妈那里接受了民间文学的熏陶。学习本文,要注意从文字背后认识阿长,要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体会写作时鲁迅对阿长的感情,领悟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
3、感受鲁迅先生对一位普通劳动妇女的尊重、感激、怀念、内疚之情。
三、课前准备
1、读课文两到三遍,解决生字词。
2、查找有关鲁迅及《朝花夕拾》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留给世界一个斗士的背影。然而,“无情未必真豪杰”,鲁迅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鲁迅也有温情的一面,像战士在未散尽的硝烟中遥想和平。《阿长与<山海经>》就是鲁迅作品中少见的充满温情和同情、充满感激和怀念,甚至有些内疚和愧怍的文章。
(教师声情并茂,学生听讲专心。)
(二)快速默读,整体感知。
(师)展示“天下第一奇书”——《山海经》。
(学生看大屏幕上和老师手中的《山海经》,猜想《山海经》书中的一些奇异的图画。)
(师)《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以神话为主的书,内容包罗万象,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当时的生活日用百科全书,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童年时代的鲁迅做梦都想得到一部《山海经》,但大人们根本不把一个小孩子的事当作一回事,谁也不肯真心真意地帮助他,他念念不忘的是《山海经》。那么,最终是谁满足了鲁迅的这个愿望?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并将不理解的生字词做好标记。教师巡视默读情况。学生读大屏幕上的生字生词。)
(三)深入研读,深情品味。
(师)谁能回答上面问题,同学们?
(生)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
(师)回答很正确。刚才通读全文时,你发现长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大家对长妈妈的情况做简要介绍,要从人物外貌、家庭状况和生活时代等不同方面去说。
(师,微笑着说)同学们先想一想,长妈妈是鲁迅的什么人呢?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