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课堂实录4
- 资源简介:
约10720字。
野树《海燕》课堂实录点评
聆听秋风
师:各位,大家好!我来自洛阳,第一次讲公开课,而且以前从来没有讲过公开课,在学校也从来没在其他班级讲过课。这是第一次,有点紧张。
今天上午我们一起来学习,实际上我们已经学习过这篇课文(坐的是高中学生)——《海燕》。(主持人送来话筒)以前从来也没拿着话筒上过课,有点不太习惯。
【简短的问候,挤掉不必要的煽情性的问候,因为面对的是高中生,这样做是比较恰当的,省出时间,好让学生能更快更深入的进入文本。】
以前给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每一节我总要说这句话:这一节,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看我们大家一起能思考多远,能走多远。
【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和老师之间长期形成的一些默契,在这里没有了。和面对的一群崭新的学生郑重申明一下,还是有必要的——这是对学生,也是对老师在这一堂课上的一个期许。】
这一节讲《海燕》,课文已经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虽然非常熟悉,但我们每个人读一段,再把这篇熟悉的课文再熟悉一遍。这样读吧,从第一个同学一直往这边读,然后S型一直往后读,每个人一段。先把这个段标一下序,这样便于我们交流,交流的时候能快速找到哪一段。
好的,咱们开始,共同再熟悉一下这篇熟悉的课文。
生轮流读全文。
【我个人是比较排斥朗读的,特别是这类翻译过来的文章——当然,如果是小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还是必要的。但考虑到教师安排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再熟悉一下文本,还是赞同一下。】
师:非常好。大部分同学读的时候,字读得还比较准。个别同学有几个字读错了,特别像刚才那个“他因为欢乐而号叫”,对吧?基本上,这个句子读得还清晰。接下来(刚才),我们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熟悉,然后我们共同看几个问题。
(出示幻灯1)
师:这是这课的作者高尔基。这是课下注释告诉我们高尔基的一些书:《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长篇小说《母亲》。
(出示幻灯片2)
师:这个背景资料是咱们教参书上本身带的资料,而且印在每一个学生的课文后边。你可以看一下。然后给大家一个预习任务。
(出示幻灯片3)
在5分钟之内吧,5分钟之内把这3个问题完成。每个人都发有一张练习纸,把题号标清,1、2、3,把每个题你认为的答案写上去,待会我们交流一下。
【这三个问题的次序安排可否调整一下。把第三个问题“文中的‘暴风雨’象征什么?”放在第一个。因为,“暴风雨”是海燕和海鸭、海鸥、企鹅等的活动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来理解海燕等的形象可能更好懂一些。另外,在分析象征意义之前是否可以适当复习一下关于象征的有关知识。还有就是背景资料的展示时机问题,我觉得应该迟一点出示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