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散水头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语文测试题
- 资源简介:
有25道题,约3800个字。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散水头中学11-12学年度上学期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班级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恣suī() 吞shì() yōu()然 怅wǎng()
2.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
模糊风霜高洁莫名其妙既使阴诲无穷无进峰回路转绅吟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名。(9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山水之乐, 。
( 《醉翁亭记》)
(2)后来啊/乡愁是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余光中《乡愁》)
(3)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4)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 , 。(鲁迅《故乡》)
4.请仿照例句的句式和所用的修辞方法,写出你对“家”的感受。(3分)
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远征,那么家是一辆舒适的马车,家是恬静
的小巷,家也是永恒的驿站。
仿写:如果 ,那么 ,
, 。
5.一位外国学生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表达了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赞叹。请你在空
白处填上更贴切的词语替换“漂亮”一词(每处不超过4字),帮他准确表
达自己的意思。(4分)
中国的诗词很漂亮 ,语言漂亮 ,内容漂亮 ,形式漂亮 ,读完的感受也漂亮 。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11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加点字,并翻译整个句子。(3分)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翳:
译文:
7.这段文字是对全文的归结,下面对文章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表达“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情怀。
B.揭示“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C.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8.这段文字用了很多“而”字,朗读时应分辨轻重。指出下边一句中“而”字
哪个是轻读,哪个是重读。(将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人知从太守游而①乐,而②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A.轻读 B.重读
9.这段文字描写了暮归之时山间夕照全景,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景色描述出
来。(3分)
10.这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写,用 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
之乐衬托 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