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3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5 12:57: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720字。

  《咬文嚼字》教案
  一、教材分析
  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第一篇文章,第三单元是一个“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汉语有着独特的神韵和深厚的意蕴。编入本文,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汉语的这一独特性质和作用,同时,在今后的写作中学会自觉地注意炼词、炼句,恰当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在阅读中养成自觉品评和挖掘文章内蕴的良好习惯。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积累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能力目标
  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
  教学重点: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借鉴本文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概括总结课文观点;从作者的观点中获得启示,品味炼字的妙处;对“推敲”部分进行推敲,发现疑点,培养质疑精神。
  第二课时:对“咬文嚼字”的拓展运用,将《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种阅读进行比较、分析。
  四、教法分析
  1.理论依据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三步教学法
  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3.具体操作
  ⑴立足课本 整体感知        ⑵跳出课本 拓展延伸
  ⑶品评鉴赏 培养能力        ⑷举一反三 迁移应用
  五、学法分析
  1.学生现状:高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筛选信息的能力,因此,对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基本脉络,稍作引导即可把握;而且本文虽然是谈文学创作的感受,但所举事例生动可感,因此通过对文章依据的理解亦可到位,所以如果引导得法,学生可以谈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尽管有时会不全面或不准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