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文本的力量——成都李勇老师《愚公移山》课例写真
- 资源简介:
约7040个字。
超越文本的力量——成都李勇老师《愚公移山》课例写真
《四川教育》记者余小刚
一、选择课题,梳理内容。
课前,李勇老师曾经和个别学生交谈,了解学习状况。课始,李勇老师就学生用旁批的学习方法入课,他随手拿起同学的课文,以“多好的学习习惯呀”、“如此多的批注”两个赞赏后,提出“六年级的学生,读一篇文章,一般会有一个自己的见解”,然后以两种写法板书课题(见下),让学生读完课文章后,看哪一种最符合自己的看法。并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师: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我选择的是下面那一种写法,因为课文告诉我们愚公移山的困难,突出那个山字就更能够体现出愚公移山的艰苦。而文章也告诉我们面临困难的时候不能放弃,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生1的回答获得了全班整齐的掌声。李老师给予了肯定后鼓励其他同学发表不同看法。
生2:我选择的是第一种,我认为课文重点是赞美愚公的精神,所以应该突出愚公,把愚公写大一点。
生2和回答再次获得了整齐的掌声。
师:两次掌声让我很难判断你们到底统一谁的意见。
生3:我赞成选择第一种,因为在愚公的精神面前,这座山显得非常渺小。愚公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这座山移走。
生4:我也赞成第一种意见,我是从体积这个方面来说的,在日常生活中,山的体积是很大的,但是愚公的精神的体积更大!
师:哦!你的意见让我想到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愚公的心灵。我理解得对不对?
生:对。
师:那就给我掌声呀!
在学生的掌声后,李老师两种选择都有合理的理解,然后语气平和地说:“重要的是通过刚才的选择把文章的内容和愚公的精神都进行了梳理,说明大家预习得非常充分。”然后让学生以一句话概括寓意。
生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看准目标永不言弃。
生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师:我把刚才这位同学的意见提炼一下,改成——“坚持就是胜利”。怎么样?
在学生纷纷表示赞同后,李老师请写字最好的同学把“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写在黑板上并随口说了句“但是千万不要写得超过我”,引出全班大笑。学生板书,李老师请大家认真观察写字。
(记者感悟:)
二、品味文字,情境朗读
结合刚才学生的回答,李老师请学生再一次回到课文,仔仔细细琢磨文中哪些哪些语言最直接地给了自己做出判断的理由。学生寻找课文中的语句,很快纷纷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