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评卷汇报材料:作文阅卷手记
- 资源简介:
约4030字。
受学校委托,我于2010年6月11日赴哈评阅高考作文。此次批卷历时十二天,感受颇多,借学校给予的这次机会,总结如下,向各位同仁做以汇报。
一、评卷现场,
步入师大校园,那里的一切使我倍感亲切又那样的陌生,师大不再那么空旷了变得拥挤了,然而,梦西湖没以前那么清澈了,鱼翔浅底的美景也消失了。就在这一切还没来得及回忆品味的时候,我被集中到了评卷重地——图书馆二楼的一个微机室,参加本次评卷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教龄在四五年左右的年轻教师而且很多都像我一样第一次参加评卷,共有二百多人,负责主持现场的是现文学院院长侯敏,针对评卷,她亲切和蔼而又十分客气的说了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赐予美名:来自各所学校的精英、最有战斗力的团队、具有奉献精神的老师。希望我们心情愉悦高度负责的批卷。官司平院长也讲了话,对评卷质量提出殷切希望。接下来将老师分为十二个组,每组一个题长都是师大中文系的教授。首先看样卷试批了一天,第二天才进入正评,批阅中评卷领导发现问题及时说明,可以说标准要求讲的很细。而且你批的速度、精准度、给分高低曲线等情况都显示在组长的电脑中,正应了金耀民那句近似要挟的话,你们的一举一动尽在我们的掌控中。
二、评卷标准
金耀民详细讲解了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文(中心角度)60~54,以57分为切入点
内外因、主客体相结合谈对人才成长的影响,即有思维过程,逻辑层次、辩证性强。
二等文(重要角度)53~42,以48分为切入点
只谈主体、客体中的一方面。如:“好奇心与成才”、“兴趣与成才”、“环境影响成才”等。
三等文(基本符合)41~30,以36分为切入点。
孤立谈“期望”而不谈“期望与成长”,只谈好奇心而不谈“好奇心与成长”。
四等文(偏跑题意)29~11分
所写与材料毫无关系:既不谈材料涉及的观点也不谈人才成长。
抄袭文7分,宿构文18分,
• 另起炉灶10分以下,错别字在表达上直接考虑,不单独扣分,无题目扣两分。
• 残文缺几个字和几行的,扣2~5分,残缺一半的,不给及格分,只有开头的不超过10分。
立意范围:人才成长
三、作文总体情况
本次作文平均分46.7,而去年是47.3。从题长的电脑得分分布图来看,大多数同学都能得48分,只要你立意不跑、书写过关、段分明白就能得48分。那么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做能达到50甚至是55分以上(图片)。我认为在立意准的基础上还是看学生语句的感染力及文中自然流动的真情实感,处处闪耀的思想光芒。正像哈三中语文教研组长所说的一篇好的作文要发真情、写真话,谈出属于自己的认识,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法。那么学生只能得48分或48分以下的问题如下:
(1)立意方面:学生大多数能准确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内涵并在作文中都能提到,但能很好的将三者结合起来辩证分析的少,也就是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不强。
(2)标题开头写的太随意。
(3)语言罗嗦不通顺大白话
(4)思路不清,结构不严谨。
(5)论据不能证明观点。如很多学生举了王昭君、鲁班等人的例子,虽写的挺好可和材料观点联系不大。
四、评卷收获
有了以上细致而明确的标准后,我想评卷对每个学生也应该是几近公平的。但二百多位老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怎样能把握好这更现实、更管用的评分标准尤为重要,也就是在炎热的六月,电脑烤死人、空调都无能为力,每位老师有一定任务量平均速度40秒一份的情况下别让阅卷老师一眼就挑出你的毛病扣分极其重要,批卷之余,与多位老师沟通探讨后,我觉得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一)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别写错别字。
本来一篇切合文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