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考 语 文模拟试卷(一)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教科研室,李新平
一、 抄写题(6分)
1.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答题卷相应的格子里(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阅读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二、 语言积累和运用(第2题15分,每横线1分;其余每题3分,共30分)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莲, 。(周敦颐《爱莲说》)
(2)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 雪》
(4)后值倾覆, , 。(诸葛亮《出师表》)
(5)野芳发而幽香, , ,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桃花源记》里描写“桃花林”的句子是:忽逢桃花林,中无杂草, , 。
(7)《曹刿论战》中的“取信于民”具体是指“ , , ”
(8)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有两句诗,表达了千古英雄的豪情壮志,成为人们传诵的名句,即“ , ”。
3、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屑置辩 融汇贯通 迫不急待 才疏学浅
B.自命不凡 脍灸人口 张灯结彩 故弄悬虚
C.挑拔离间 英雄倍出 鳞次栉比 错落有致
D.一筹莫展 重蹈覆辙 朝晖夕阴 阳关大道
4.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A. 这首北朝民歌,歌颂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B. “穹庐”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居室,用穹庐比喻草原天空,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C. 民歌写川、山、天、四野、牛羊,由上而下,再到四野,又由近而远,有层次,有立体感。
D. 一个“风”字令人欣赏,清风吹过,草浪起伏,牛羊闪现,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
5.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回想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B. 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C. 我们要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D.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6.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个物品(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道理的句子。
例句:(1)蜡烛: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2)月亮:正因为有远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7.阅读下列有关的数据,先据此得出一个结论,再用一句话就此结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今年春夏之交,强沙尘暴不断袭击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据统计,这样的沙尘暴50年代发生过5次,60年代发生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90年代发生过23次。
结论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