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课堂实录1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25 7:39: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8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410字。

  《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陈美玲
  课前播放歌曲欣赏《再别康桥》
  师:(伴乐)在中国诗坛上,有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不曾带走人间一片云彩,却把另一片“云彩”留给了我们,他就是唯美而浪漫的徐志摩。今天就让我们沿岁月的河流漫溯而上,在大洋彼岸康河的柔波里,去追寻千古诗人徐志摩的精神故乡,重温他的康桥之梦。(出示幻灯:题目、作者)
  师: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1:告别的对象是康桥。
  生2:是一首送别诗。
  生3:从题目可以看出作者不是第一次离别康桥,可见作者对康桥的感情很深厚。
  师:康桥在哪?
  生4:文章注释①上写道:康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
  师:你预习得很认真,为什么一个异域之城会让诗人如此的魂牵梦萦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歌的写作背景。(出示幻灯:写作背景)(学生齐读)
  康桥,即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1922年,诗人曾游学于此,在康桥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他有时在葱绿的草坪上,看书或看云,有时在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有时在星光下听水声……,康桥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开启了他诗人的性灵;康桥浓郁的文化熏陶,使他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写作道路;在康桥,他一见倾心地爱上了活泼美丽的中国少女林徽音,这一段没有结局的恋情让他刻骨铭心。为此,1922年回国前他作了长诗《康桥再会吧》,1926年写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故地重游,思绪万千,在归国的海轮上,创作了《再别康桥》这首传世之作。
  师:原来,康桥给诗人留下了这么多美好的回忆,怎能不让他眷恋不已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名家是如何演绎这份眷恋之情的?用一句话说说这首诗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出示幻灯:配乐朗读)
  (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好的诗总是能感染我们每一个人的情绪,听完后,说说这首诗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生5:这首诗的意境很美,首尾呼应,很容易背诵。
  生6:我觉得康桥的景色很美丽,我有一股前往一见的冲动。(生笑)
  生7:读了这首诗后,我觉得很像王维所写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生8:我从这首诗里感受到作者那一股淡淡的忧愁和依依不舍之情。
  师: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出这种依依不舍之情呢?
  生9:语速要慢一点。
  生10:要读得深沉一点才能表现那种依依不舍之情。
  师:好,那我们就带着感情舒缓深沉地一起齐读这首诗歌。
  (生齐读)
  师:看来大家已经提前进入这场告别了,不过刚刚读的时候有几个字音不够准确,例如:满载(zài)青荇(xìng)似的(shì)漫溯(sù)
  师:诗人踏着余辉再次来到熟悉的康桥,他是来向谁告别的?
  生11:向康桥的人和事。
  师:那诗中有没有直接写出他是来向谁或是什么事情告别的?
  生齐:没有。
  生12:诗歌是通过康桥的景物来表达对康桥的人和事的回忆眷恋之情的。
  师:那么是哪些物呢?
  生13:云彩、金柳、青荇、水草。
  生14:还有榆阴下的一潭、夏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