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ppt133
- 资源简介:
共22张。有教案、学案,约4900个字。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姓名:周冬青性别:男学历:本科
单位:马鞍山第十一中通讯地址:马鞍山第十一中学电话:13965544357 邮编:243000
电子邮件信箱:zhoudongqing5203@sohu.com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精彩语句,了解作者“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2、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的感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解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教学难点】:
解读文本,品味经典。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3.搜集一些各地(或家乡)有关端午风俗、传说的资料或具体实物;想一想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思路
说风俗—读文本—谈鸭蛋—品乡情—论作家—评经典—写真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唐朝文秀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多媒体显示)从这首诗中,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相传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许多端午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你知道哪些呢?我国各地端午的风俗是不尽相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江苏高邮品一品《端午的鸭蛋》。
一、要想好好品味一篇文章,必先扫清字词障碍。现在我们就来检测一下自己的预习效果吧!(多媒体显示:字词预习效果检测)在走近高邮,走近端午的鸭蛋之前,先让我们走近一个人,他就是本文的作者——汪曾祺。(多媒体显示“关于作者”,请学生读。)
二、我以我笔写我心。像汪老先生这样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他笔下端午的鸭蛋必定是充满灵性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呢?(饱含深情,读出风味)请大家充分展现你们的默契与创造性,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小组合作朗读。请抓紧时间交流,我们稍后进行展示。(三组展示)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给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汪曾祺的家乡端午有哪些风俗习惯?哪些风俗详写,哪些风俗略写?
2.最与众不同的“吃十二红”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比如说,我们过年的时候总少不了“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