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复习方法指导
- 资源简介:
约5960字。
高考作文的复习方法指导
策略一:高考作文材料的使用方法:陈旧材料的翻新
①择其精要,概括叙述
使用前对材料进行分析,抓住其主旨,然后根据作文所需,择取其中的精要部分,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例段一】“敢为天下先”,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确实要冒一定的风险,弄不好还要跌跟斗;然而,没有这种“敢”的勇气广天下”永远是陈规陋习,何来革新、何来创造、何来发展?于是我想起了英国女科学家珍妮只身深入非洲森林与猩猩作伴十二年,创立了动物行为学;日本探险家木村植己独自驾犬驶撬探索北极,为人类认识自己生活的星球提供了新的材料;中国企业家马胜利遇难而上,自荐承包石家庄造纸厂,开了我国企业承包责任制的先河……面对他们“为天下先”的创造行为,我深深感到了“敢”字的可贵。
【例段二】古往今来,多少英雄挥洒热血于理想的土地!陆游有“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的执着;谭嗣同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秋瑾有“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洒脱。他们不畏“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惟愿酾酒临江,吟诵弃之如敝履的诗篇,得以“直挂云帆济沧海”。(05年高考满分文《在情理中找答案》)
②旧题新解:
即要善于从人所共知的旧材料中,挖掘出与众不同的新主题。比如,当人们赞美牛的勤奋踏实时,你不妨批评批评牛的“慢条斯理”;当人们赞美雪的洁白时,你不妨说说这漫天的大雪也可能掩盖住某种罪恶;当人们都谴责严冬的冷酷时,你不妨认定它为刻苦锻炼的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人们都说“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中的狐狸是骗子时,你不妨称颂它在老虎面前从容不迫的胆量与智慧……
例段: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危急。奉系军阀张作霖是当时东北最大的军阀,也是日本想极力拉拢的人。作为一个军阀的他,曾为自己的争权夺利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双手也曾沾满革命烈士的鲜血。但是当一个民族的存亡置于眼前时,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底线——不愿再为日本帝国主义当走狗,出卖自己的祖国。于是最终被恼羞成怒的日本人炸死在黄姑屯车站。但他可以无悔,因为他坚守了自己的底线。那一个动荡不安、战乱纷仍的时代,生命固然可贵,可当它遇到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候,为了坚守自己的底线,生命便不再重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种气节。只有坚守这种气节,才能“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成语俗语新解:
例如,“班门弄斧”这个成语上一个贬义词,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给它以“新解”,赋予它一个新的含义——班门弄斧从求教于大方之家,勇于探索,勇于创造,以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使这个成语有了褒义。
例如对“枪打出头鸟”的新解: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人不敢冒尖,不敢“木秀于林”,不敢成名成家,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急流勇退”,害怕“枪打出头鸟”。然而知名改革家、杭州第二中药厂厂长冯根生告诉我,只要稍稍改变一下上述谚语中的条件,结论就两样了。比如,枪打出头鸟,只是指在枪的射程之内,出头的鸟要遭殃,假如鸟飞得再高再远一些,飞出了枪的射程之外,那又奈何得了它什么呢?新解,就显得出奇,为一般人所想不到,文章也就能引人入胜,使读者受到启发,这就达到了议论文立意新颖深刻目的。类似的情况还有“墙倒众人推”、“有志者事竟成”、“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等。
(二)一材多用,合理变通
作为高三的老师应该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举一反三地运用材料。让思维与材料“联姻”,使材料轻松自然地由无变有、由少变多、由无效变有效。为此,就要求学生吃透一则或几则材料,展开丰富联想,正是获得高分乃至满分的一条秘径。这种做法以简驭繁,一材多用,以静制动,以逸“代”劳。
例如:苏轼的《定风波》一词: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