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构建仁爱课堂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20 21:07:0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50字。

  以学定教     构建仁爱课堂
  大邑县安仁中学:付晓文
  [摘要]
  新课程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但在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中,一些老师在教学中感到迷惑,不知如何入手,又走上了满堂灌得道路,从而重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成效。笔者依照县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与策略即以学定教,构建仁爱课堂。
  [关键词]: 新课改、以学定教 、仁爱课堂
  高中新课改实施到现在已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中,作为一线的课改教师的我,在校内听了不少节公开课,示范者中有资深的高级教师,有年富力强的教学骨干,还有初出茅庐的教学新秀。从这些听课中,我发现新课改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教师比以往更加好学了;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得到越来越多的普及和推广。然而,我更多的是发现是:依然有一大半教师在上课时,仍采用满堂灌的上课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成了课堂上典型的“听客”!这些做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掠夺了学生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静心思考之后,我内心深处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就是必须实行以学定教,结合我校特色,构建仁爱课堂。否则在新课改这个新的征途上,我们会被落下的更远。
  概念解读
  所谓“以学定教”即要求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简单的说“以学定教”就是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教给什么!它不是什么洋法宝,而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有效的教学的秘诀。在师生水平一般的情况下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除了以学定教,别无选择。前人的名言:“因才施教,” “教是为了不教”,无不证明了它的正确性。而构建仁爱课堂则与我们“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注重个性化发展,让教育飞进寻常百姓家”的仁爱教育息息相关。
  具体做法
  一、 充分了解学生
  在我的记忆中曾有这么一节数学课: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上课时没有收集学生预习中的问题,只是按照既定的思路组织教学。讲解2道例题时,教师板演了部分题目及演算过程,提示总结了几条规律,最后组织训练。课后我认为虽然教师布置学生预习,但是没有检查反馈,形同虚设,这种做法无法了解学生的实情,教学失去了针对性,可能还会滋长学生散漫的习气。
  那怎么为充分了解学生呢,我认为可以采用“四问法即:
  一问:学生是否已具备了这些知识和技能?这要求我们高中老师必须了解初中的教学内容,做好衔接。我常听到高中老师抱怨初中老师这没教,那没教。可静心一想,假如我们老师早做好衔接工作,就不会今天的怨气。
  二问:没有掌握的是哪些同学?掌握的是哪些同学?这样可让每个学生觉得你在关注他,从而使他更努力学习,也更好地体现我校“仁爱教育”的特点。
  三问: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和指导?
  我校要求教师的教必须服从服务于学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