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广饶一中46级教研活动材料
学科 语文 说课教师 张艳芳 薛 峰 时间 2004年12月3日
课题 《雷雨》
教材分析 《雷雨》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是30年代的优秀话剧之一,在中国文坛上有深远的影响。课文节选的是四幕话剧《雷雨》的第二幕。节选部分一共有两场戏,前一场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后一场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节选部分主要出场人物有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和周萍。这四个人本来是一家,是夫妻、父子、兄弟的关系,但剧本所展示的却是30年后他们之间的阶级关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能力目标:(一)分析剧中人物语言,了解剧中人物性格特点(二)通过戏剧矛盾冲突的分析,认识旧中国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性,了解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现实。★重点难点分析重点: 两组矛盾难点:把握剧中周朴园的性格特征,了解鲁侍萍被侮辱被残害的根源
安排 三课时
说学生 鉴于学生初次接触戏剧(剧本),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向学生作相关介绍,以帮助学生形成概括性认识。阅读剧本,主要是品味个性化和富于动作性的语言,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认识剧中人物的命运,了解人物性格是怎样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得到展现的。可通过排演话剧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说教法 (1)根据戏剧的特点(人物、事件、活动场景的集中性,对话和独白的个性化)指导学生掌握戏剧文学的分析阅读方法,把握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特征。(2)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方法。开始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继而要求学生理清情节结构,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学习分析人物整体形象,提炼主题思想,归纳艺术特色,最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3)采用“比较法”,结合《荷花淀》中的对话描写,使同学掌握通过凝炼、传神、富于个性化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方法。(4)在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要使教师的讲述和启发与学生的思考、分析相结合。
教学程序及板书设计 教学设想:1 . 初学戏剧,应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关戏剧的基础知识。 2 . 《雷雨》是一部现代剧、话剧、多幕剧 ( 四幕 ) 、悲剧,反映的是20年代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老师要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简介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社会矛盾。 3 . 学生要认真阅读课文下关于《雷雨》前后情节的介绍,把本文与其衔接起来。4 . 戏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尖锐而集中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因此,学习本文要认真把握本文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复杂矛盾,通过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来分析人物心理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