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语文阅读答题思路指导
- 资源简介:
约30390字。
语文阅读答题思路指导
佛山市高明纪念中学 高勇
根据语文高考的基本题型和要求,语文阅读题主要包括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从题量上看有5道主观题,2道选择题,分值为31分。如何答好阅读,是体现语文概括分析欣赏能力的地方。从根本上讲阅读水平的提高是需要平时进行广泛阅读和加强做题训练相结合的,当然掌握一定的思路和技巧也是必要的。
1、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点概述
“论述类”文本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从所选文章看主要是:政论文、学术论文、评论文等。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很重的比例(总分的12%)。主要考查对文本中的重要概念、句子的理解,文中信息的筛选,文章结构思路的分析,内容要点的概括,评价或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态度的能力。试题选材侧重于新闻性、考据性、议论性的文章,以社会科学类文章为主。从理解信息含量特别高的关键词句、归纳重要语段信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根据文章进行推断和想像这4个点进行考查。
考点要求
1.理 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高考论述类文章阅读在命题方面是有一套命题思路的,这就是近几年来逐渐形成的规律:首先是正确理解语意的问题;其次是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筛选出关键语言信息;再次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得出必要的结论。
识题的思路:“解释语意——筛选信息——思维加工——合理推断。”
阅读提示:
1、认真阅读原文重要的文字信息,特别是具有特殊指代含义的代词、内涵丰富的词语、中心句、过度句、情感句、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语等。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对于揭示中心思想、表达作者观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体阅读中不失时机地标记它们。抓住它们,就等于抓住了做题的主动权。
2、凭借文中的重要信息,准确地概括全文。第一遍阅读完后,我们会对原文产生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时要趁热打铁,及时概括一下原文用了哪些具体材料,这些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样证明出来的。不能急于求成,草率成事。
3、找到题干在原文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论述类文章阅读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准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做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4、缩小范围,仔细取舍,然后进行选择。作答范围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作答质量的高低。因此,要切实把好从原文中抽取信息这一关。
◆粗读文章内容,高效把握论述文内容的方法。做三抓:
(1)抓对象——关注文题、开篇、结尾
(2)抓段意——标句子、标词语、标标点
标句子:领起句、过渡句、小结句、观点句……
标词语:顺序词——首先、其次、再、第一……
结论词——总之、因此、显然、由此可见、综上所述……
关联词——但是、如果、并且、而且、因为…
指代词——这、这种、这些、那、那些、其……
标标点——句号、冒号、分号、 问号……
(3)抓思路——总分、并列、对照、递进
答题技巧
◆思路总结:心存考点,一看二找三比四排除,答案在文中,扣紧语文角度不放松。(1)找三点:提问点——明确方向 ;对应点——对准区域;入选点——筛选要点。(2)、明三法:扣题意、重提取、分条理。
一、客观题解题的一般程序:
1、通读 ——重视整体把握文章的价值取向。
2、筛选 ——基本概念、文章的主旨见解(中心论点)、重要的词语(关键词)。
3、比较 ——范围的大小、数量的多少、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