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doc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doc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doc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doc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doc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doc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试题.doc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doc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doc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3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90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2分)
A.龟裂 (jūn) 红缯(zēng) 浸渍(zé) 贮藏(zhù) 玉醅(pēi)
B.日啖(dàn) 地壳(qiào) 譬如(pì) 铁臼(jiù) 谂知(rěn)
C.掺杂(chān) 老趼 (jiǎn) 揾泪(wèn) 鼓枻(yì) 疱疹 (pào)
D.琥珀( bò ) 船坞 ( wù ) 栏楯 (shǔn) 愠色(yùn) 赁屋 (lì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2分)
A. 喋血 绯红 吓马威 拾人牙惠 远见卓识
B. 暇想 气馁 扫描仪 共商国是 名门旺族
C. 耸峙 脉搏 亲合力 鞭辟入理 和颜悦色
D. 拖沓 凝练 协奏曲 言简意赅 味同嚼蜡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2分)
(1)2009年底曹操墓在安阳的发现,使各种猜测就此尘埃落定了吗?似乎不是。 之声四起,河南考古研究所公布的曹操墓六大证据,也被指非铁证。
(2)大量的观察结果表明,那些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往往特别 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3)《关于小区治安管理的规定》在小区管委会上获得通过,并将于4月1日开始 ,届时原暂行规定停止使用。
(4)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课程设置, 教科书。
A.质疑 贯注 施行 审定 B.质疑 关注 实行 审订
C.置疑 关注 施行 审定 D.置疑 贯注 实行 审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央视主持人赵普在播报汶川灾情之时哽咽落泪,在直播镜头前失态,有人认为这与新闻主播冷静、沉稳的要求南辕北辙。
B.“十一”黄金周期间来青岛旅游的客人们赞叹道:“青岛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是人间的又一天堂。”
C.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D.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作者罗贯中运用生动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蒋干形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
A.我国自主研发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不辱使命,标志着我国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的难题已得到成功破解并逐步走向成熟。
B.药监总局公布制定三聚氰胺限量值,目的是便于各地部门在乳制品行业整顿中掌握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判定。
C.记者报道了地方政府治理污水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当地官员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计51分)
1.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
①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②校园艺术节 ③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④粤西第一高峰大田顶的自然风光 ⑤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2.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已经提前拉开帷幕,考虑到文化因素对竞选获胜具有重要意义,两党2011年3月8日,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读书心得时说:“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这说明 ( )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可以直接推动社会发展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D.文化可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不读书,穷者穷根难断,富者富不长久。”由此可见( )
A.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的意义在于创造经济价值 D.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 85 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35 分;共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做完后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转涂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共 85 分 )
I. 听力(共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题1分)
1. What time does the man usually have breakfast?
A. At 8:00 B. At 10:00 C. At 7:00
2. What will the woman do?
A. Return the tape to the man at once.
B. Borrow the tape from the man next week.
C. Return the tape to the man next week.
3. What will the woman do?
A. She will go back home without her car.
B. She will drive her car back home.
C. She will go back home in her car.
4. What will the woman do?
A. Go away at once.
B. Wait outside until the man is free.
C. Go into the man’s office.
5. Where does this dialogue take place?
A. In a bookshop. B. In a library. C. In a reading room.
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分)
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6. What would the man like to do?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关于电场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的静电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
B.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 ,但与试探电荷的受力大小及电荷量无关
C.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试探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D.公式 及 对任何静电场都适用
2.若带正电荷的小球只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则在任意一段时间内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
B.一定沿电场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案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
1. 2010年11月30日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开始日,这也是2010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及人口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程度最高
B.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表现之一
C.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有关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完全消除文盲半文盲
2.下图左图反映的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导致图示问题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①土地退化 ②矿产资源开采 ③城镇建设 ④人口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面 图甲、图乙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回答3~5题。
3.关于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4.关于两个三角洲目前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地区易受风暴潮侵袭 B.图乙地区常受台风影响
高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案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案页上。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碳在氧气中的燃烧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C.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2、在反应4A(s)+ 3B(g)=2C(g) + D(g)中,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 •L-1,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mol •L-1 •min-1
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1:2:3
C.B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是0.3mol •L-1 •min-1
D.C在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2mol •L-1 •min-1
3、下列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之比(依次)为 ( )
①pH=0的盐酸 ②0.1mol/L的盐酸 ③0.01mol/L的NaOH溶液 ④pH=11的NaOH溶液
A. 0 :1:12 :11 B. 1 :10 :100 :1000
C. 14 :13 :12 :11 D. 14 :13 :2 :3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2.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
3. 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醒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能看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影响的是
A.佛教、道教、墨家 B.道教、墨家、儒家
C.佛教、儒家、墨家 D.佛教、道教、儒家
4.“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5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45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5分)
选择题:(每题1分,共5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葡萄糖 B.激素 C.氨基酸 D.血红蛋白
2.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 )
A.细胞内液 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液 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3.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是,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6.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山东聊城莘县实验高中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
本试卷共4页,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检测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用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c<d, a>b>0, 下列不等式中必成立的一个是
A.a+c>b+d B.a–c>b–d C.ad<bc D.
2. 若数列的前4项分别是 ,则此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3.已知集合 ,则 为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4. 在△ABC中, 分别是内角A , B , C所对的边,若 , 则△ABC形状为
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 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5. 在 与 之间插入 个数,使这十个数成等比数列,则插入的这 个数之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