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导学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2/23 10:23:1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9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70个字。

  厦门英才学校八年级(上)语文导学练
  第14课故宫博物院
  编制人张俊审核人:初二语文备课组
  【格言积淀】钱可以兴德,也可以败德。如果我们都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我们就会发现世界上存在许多比金钱高尚得多,也珍贵得多的东西。
  【学习目标】
  1、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重点)
  3、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难点)
  【预习导学】
  1、资料链接
  故宫:曾经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建筑的精美和布局的完整统一。特别是在那连绵错落的宫殿中所珍藏的无数稀世珍宝更是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民,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2、作者介绍
  黄传惕(193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笔名黄羽,湖南平江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一直从事广播工作,先后任编辑、记者、副主任、主任等职。代表作有:《天安门颂》、《塞上绿洲右玉》、《彩色的吐鲁番》、《北京,我心中的城》、《故宫博物院》等。
  3、整体感知
  (1)故宫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为了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由外入内,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从南到北,以中间带两边地说明,井然有序。
  【学法导引】情境朗读法。本文可以看作为一篇解说词,也可以看作是一篇导游词,为我们没有去过故宫,或者想要游览故宫的人,提供了故宫建筑的全面介绍。运用情境朗读法,一要读出感染力。把握故宫博物院的建筑艺术集五千年皇家文明的成就,在读文“解说”的过程中,时刻想着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水平和创造能力,充满自豪感和赞美之情,感染听者的心灵。二要读出现场情境。在朗读中注重情境的体会,如读到“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一句时,体会河水弯弯,美如玉带的情景,由情带读,读入情境,读出赞美。三要读清写作顺序。朗读本文,情同“导游”,引领“游客”从天安门起步,从南至北,洞穿紫禁城,抵达景山,让读者的“游览”如同河水一样,流过这座瑰丽宏奇的建筑群。四要读出介绍重点。朗读中要注意体味重点解说内容——太和殿,要美段美读,读得深情,读出“文化味儿”。五要读透写作语言。即在读中要注意体会词句的情境。文章用词准确,构句精彩,集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在朗读中应认真捕捉,读出重音,加以强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六要读好说明方法。要将文中使用说明方法的关键词句读好,可将这些内容处理为重音,或适当停顿,以强调说明效果,明确说明方法。初读时,要结合重点,细心朗读,总揽全文,感受要义,探索方法。
  【自主学习】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矗立()鳌头()湛蓝()琉璃()蟠龙()中轴线()金銮殿()击磬()檀木()攒()乾清宫()
  坤宁宫()肃穆()额枋()藻井()
  2、需要掌握理解的词语:
  玲珑:湛蓝:布局:
  肃穆:幽雅:井然有序: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