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9 15:4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本文荣获2002年“创新教育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征文大赛”二等奖)

    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
       ——浅谈新世纪教育对班主任工作的挑战
         江苏省如皋中学  陈绍彬
  江泽民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已向我们款款走来,在新的世纪里,伟大的中华民族如何以她崭新的英姿和雄厚的实力展示在世人面前,如何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要求我们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将21世纪称为“创新教育世纪”,确实不无道理。
说到底,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要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就必须有创新型的老师。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老师的作用和影响则更是举足轻重,不可低估。但是,综观我国的传统教育,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传统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传授知识和技能,重视强制性管理,强调用考分来评价每一个学生,强调“统一型号”人才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训练,忽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这就不可避免地遏制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个性发展,尤其是忽视甚至有意无意地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过去的“应试教育”培养了大批“高分低能”的“人才”,而我国至今未有人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也许就是最好的明证。因此,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要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使祖国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可谓任重道远而又责无旁贷。
  当前的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唯有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教师才能够承担这一重任。我认为,新世纪的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广大班主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转变思想观念
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增强
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是我们必须冲破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1、 培养目标  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与传统教
育相比,创新教育虽然同样重视学生对于必要知识的积累,但更强调其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样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更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创新教育应当实现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富于创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使学生获得扎实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2、 管理模式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广大班主任必须彻底打破传统教育中
“统得过多、管得过细、卡得过死”, 不适应形势发展和不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管理模式。目前我们的创新教育基本上是“改良型”的,而非“改革型”的,更非“革命型”的。正如著名教授杨启亮老师所说:“中国的创新教育应该是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