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惊诧论——作文教学的另类困惑、想法及其他
- 资源简介:
约4200字。
友 邦 惊 诧 论
——作文教学的另类困惑、想法及其他
请从下面各项当中,选择一题写一篇高考作文:
1.从交换中我们能得到什么?
2.人们是否可以不受磨难而满足欲望?
3.语言是否会背离思维?
4.评点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的一段有关匮乏和欲望满足的论述:“欲望,也就是匮乏,是所有快感的前提条件……所以,所谓心满意足不过是相对于痛苦而言的某种需求的满足。”
5.评点法国哲学家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有关鼓励民众参与民主的一段文字:“因此,给民众以机会管理琐事的机会,比让他们参与管理国家大事更能激发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关心。”
……
在一个散漫而自由的午后,一个读书论坛的这个法国高考讨论帖,被我不经意地看到,我倒吸一口凉气,这是高考作文吗?它不在我对高考作文理解的空间里,颠覆了我当时对高考作文的想象。我若为考生,我要写什么?我该怎么写?我能写好吗?我若为法国老师,我该教什么?我该怎么教?我教得了吗?法兰西高考作文见面之后击中了我,骚扰之后困惑了我。
在作文课的间隙,在批改完作文后,抬起头,走神的当儿,有时冷不丁会歪歪扭扭地想,会飘飘荡荡地飞,此时此刻,巴黎的中学生们在写什么呢?马赛的高中教师唧唧哇哇沙扬娜拉思密达了一些什么内容?这群蓝眼睛高鼻梁怎么备课?那个图书楼前面,法国梧桐底下,一脸细小雀斑的艾米看着维克多•让诺老师的作文批语,为什么气嘟嘟地撕掉了?看着这些作文题,法国给我的印象还仅仅是浪漫吗?
慢慢地又知道了美国、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高考作文试题,文化差异、理念出入以及其他因素构成了各个国家高考作文的千差万别。比如美国高考作文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新加坡高考作文的公民意识与公民素质,而韩国高考作文更像是我国高考作文的山寨版。每每惊诧于各个国家高考作文的这种千差万别,感觉法国最甚。
法国为世界贡献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蒙田、萨特等一批思想家,为世界贡献了拉伯雷、莫里哀、雨果、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普鲁斯特、加缪等一批作家,在这两组名字的后面是长长的名单,名单经岁月筛洗,起伏延伸,蜿蜒不绝。
法兰西成了获诺贝尔文学奖最多的国家。这片神奇的土地还被马克思看做了试验田,也包容了米兰•昆德拉和高行健,也慷慨地给予程抱一,潘玉良,邓小平等人以丰厚的营养。还有我无法接受怒火中烧义愤填膺的,这样一个高贵的民族,出于怎样振振有词的原因借口,竟如此纵容一小撮藏独分子的嚣张?那么,法兰西土壤的文化密码是什么?为什么能有如此丰厚,多面,甚至还有不能承受之重的副作用?
将法国作为一个苹果,高考作文作为一把刀,一刀下去,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横截面发现一些奥秘的端倪?
很早学过一篇课文《最后一课》,它是法国作家都德的一篇小说,小弗朗士明白了法语是最美的语言,爱美丽的法语就是爱美丽的法兰西,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