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5780字。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材料型作文的特点,掌握材料型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2、过程与方法:评练结合,小组合作、展示质疑,限时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各种材料中感悟人生的道理,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知识链接】
一、材料作文基本知识
1、概念: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2、特点:不给话题;材料蕴涵深广,具有现实意义;可多角度立意,但观点不能脱离材料;
3、要求:“三自”即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二、材料作文审题方法举隅:
1、整体把握, 提炼中心。
材料作文所提供材料是写作的依据,包孕着文章的主旨,写作者必须把握住材料的中心。它是你文章的灵魂。简单的说,材料的主旨就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论点,你所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例1: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2、抓关键词,明确倾向。
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因此,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多次出现,又或者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例2:有一位观光客轮的船长长年驾船在一条风景秀丽的滩险流急的大河上航行, 20 年来从未出过一次事故。一位记者听说了这位船长的经历后,就上船采访他。
“这条河水流这么急,真让人胆颤心惊,可你 20 年来从未出过航行事故,那你一定是对河中的每一处险滩、每一块暗礁都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