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都市初中语文教研活动《乡愁》视频课堂实录15
- 资源简介:
有说课、实录及点评,另有教案和课件。
《乡 愁》 余光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的抒情性。
2、借意象、意境和语言来体味诗中的情感。
能力目标: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学会抓住关键词和诗中的形象来鉴赏诗歌。
3、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领会诗歌的情感。
突破方法: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处处扣住情,扣住情来阅读和品位诗歌。
[教学难点]:
借助诗歌不同的形象来层层深入地抒发情感。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抒情线索逐层讨论、品位,领会诗节的情感发展。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反复诵读,多种形式诵读,体会诗中情感。教师在朗读中起示范作用。
2、 设置情境法:以叙述的方式讲述诗人创作时的心理,将学生带入情境。指导学生诵读诗歌,也适当创设情境,带学生进入角色,体会诗人情感。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师范读诗歌,学生描景悟情,给人以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体现课堂资源的整合,营造与诗歌内容相吻合的氛围。
3、 激趣法:采用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方式引入到诗歌的鉴赏环节,激发学生兴趣,使其更主动地深入品味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