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圯上敬履》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其他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3/11 22:44: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60个字。

  课时计划
  课题 圯上敬履(第一课时) 授课班级 1.1    1.2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方法 分析法教学\问题式教学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掌握有关《史记》的一般常识,了解有关张良的身世;
  2、能力目标:能正确释义文言成现代汉语,并能复述这段故事;
  3、情感目标:通过诵读分析理解故事中蕴涵的做人的道理;
  重点、难点 1、塑造人物的方法。2、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探讨。
  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时间分配
  组教
  导入新课
  新授
  整体感知
  作业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有关《史记》的文学常识。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重点知记内容:《史记》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初年间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司马迁明确提出自己写此书的目的,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曾评价此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记》。
  主要经历:司马迁出生在一个世代相传的史官家庭,子承父业,28岁做太史令。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临终嘱托他做第二个孔子,写第二部《春秋》,这是他著《史记》的动力。司马迁20岁时,开始漫游,积累丰富史料,32岁开始写《史记》。潜心修史时,为李陵战败辩护,被处以腐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
  3、了解张良的身世。教师补讲: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王、悼惠王。悼惠王23年,平卒。卒20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恶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良曾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百二十斤。秦皇帝大怒,大富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4、导入。我们今天将学习的《圯上敬履》这篇文章便是有关张良逃逸藏身到下邳时的一段奇遇。
  二、教材新授:
  (一)解题。“圯上敬履”中,“圯”是桥之意;“履”指鞋。“敬履”指张良谦卑而恭敬地为一位下邳老者拾鞋。
  (二)诵读是感知的基础,在读之前,将你昨天预习遇到的读不准的字音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提问有问题的学生,校对字音……(圯、履、老父、衣褐、孺、殴、强忍)。(先找一个学生,校对后齐读)
  自读,概括故事内容。张良在下邳桥上遇一老者,老者故意难为张良替他拾鞋、穿鞋,并三次约张良赴会。张良谦恭、坚忍的品格得到了老者的赞许,并授其奇书《太公兵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