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全科试题(6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7份)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化学试题.doc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历史试题.doc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生物试题.doc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英语试题.doc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语文试题.doc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语文试题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英语试题
命题人:韩党发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1-6小题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下,13-15题分别涂在答题卡7-9题的位置上。以后高三月考选择题都这样涂。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
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生物试题
命题人:颜德强
一.选择题
1.下表不能说明( )
物质种类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 糖类(%)
髓鞘膜 18 79 3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小鼠肝细胞膜 44 4 52
变形虫膜 54 42 4
线粒体内膜 76 24 0
菠菜叶绿体基粒膜 70 30 0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
D.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糖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牛奶制品都是要按规定检测蛋白质含量的,若蛋白质含量不够,说明牛奶质量不过关。但是,蛋白质不容易直接检测,生化学家们就想出个偷懒的方法:蛋白质是含氮的,所以只要测出奶中的含氮量,就可以推算出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因此添加过三聚氰胺(分子式:C3H6N6)的奶粉含氮量是符合要求的,但这是三聚氰胺的假蛋白。根据题中信息,对于以上说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的含氮量高于普通蛋白质,因此可以用它弥补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的不足
B.双缩脲试剂与三聚氰胺不会产生颜色反应
C.食品工业中对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是通过检测含氮量来进行推算的
D.所谓的假蛋白,就是含有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但不具备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物质
3.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t2表示10-30°C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与t1相比,t2时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
B.与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4.在CO2浓度一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或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正值表示CO2吸收)
光照强度(klx) 2.0 4.0 6.0 8.0 9.0 10.0
CO2(mg/100cm2•h) -2.0 2.0 6.0 10.0 12.0 12.0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在8.0~9.0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B.光照强度在2.0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在8.0klx时,细胞既吸收二氧化碳又吸收氧气
D.超过9.0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主要是受外界CO2浓度的制约
5.据报道,德国Blasticon公司拥有一项专利技术,凭借该技术,从血管血液中萃取的成熟白细胞可以转变为具有可
命题人:王喜玲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本试题共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Ⅱ卷为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墨水笔完成在答题纸上。
3. 请考生在作答第6-10及61-65小题时,按下列方法涂卡:如选A、B、C、D则涂对应选项;选E涂AB,选F涂AC,选G涂AD
第一卷(两部分,满分95分)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三节,满分50分)
第一节 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
1.bathe
A. warmth B. therefore C. growth D. faith
2.rush
A.dull B.butcher C.sugar D.push
3 pillow
A.flower B.allow C.knowledge D.follow
4.limited
A.advanced B.decided C.worked D.enjoyed
5.south
A.courage B.soup C.southern D.trousers
第二节 情景对话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选项中有两个为多余选项。
Peter: 6
Monica: Yes, but not here. 7 I don’t like eating standing up.
Peter: There is another restaurant over there.
Monica: 8 Only the rich can afford to eat there. Besides, 9 I’m not going into a restaurant that doesn’t have a menu.
Peter: We just passed a café that looks like snakes.
Monica: 10
Peter: You’re one of those people that are never satisfied, aren’t you?
A. Shall we have something to eat?
B. Do you come here very often?
C. I don’t like café without tables.
D. It is expensive and charges very high prices.
E. Oh, I don’t like the look of it.
F. It serves very good coffee.
G. I can’t see a menu.
第三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1. It is clear that ______little money he earns can hardly support _______family as large as his.
A. the;a B. a;the C. /;a D. /;the
12.---Have you got enough members?
--- Mary says she will join us ______ the salary meets her expectations..
A. until B. if C. though D. unless
13.---What a golden opportunity you missed! It means you’ll have to wait for another ten years.
---But I _______ to Beijing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数学(理)试题
命题人:赵密芳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复数 , ,则复数 的虚部为( )
A.2 B. C. D.
2.已知集合 和 ,则集合M是集合N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函数 在定义域内的零点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4.过点P(1,2)的直线l平分圆C: 的周长,则直线l的斜率为( )
A. B.1 C. D.
5.如图,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2,且侧棱AA1 底面ABC,其正(主)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此三棱柱侧(左)视图的面积为( )
A. B.4
C. D.
6.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历史试题
命题人:王建宏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中“第一次巨变”当指
A.由闭关走向开放 B.由专制走向共和
C.由落后走向富强 D.由愚昧走向科学
2.《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这里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
A.辛亥革命迈出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
B.辛亥革命使中国开始了全盘西化
C.辛亥革命将传统文化彻底的击败
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3.龙应台说:“革新制度、提升文化,抽丝剥茧地理清问题所在,看准了问题下手,需要的却是极度、极度的冷静,深刻的思辨力,长程的眼光,宽大的器识,锲而不舍的精神。”以下各项中,最适合给这句话作注解的史实是
A.林则徐根据对西方的了解而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资产阶级维新派遍察世界,认为中国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孙中山先生主张“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D.中共“二大”依据国情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4.狄摩西尼指出:“根植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的是
A.雅典盛行人文主义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
5.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它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以下各项是对“孵出小鸡”的理解,其中比较准确的是
A.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B.开始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开始酝酿毛泽东思想
6. 1925年,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毛泽东能够担任这一职务,主要取决于
A.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B.毛泽东的工作能力
C.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D.国民党的北伐方略
7.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内阁制度初具规模。关于这一制度变迁的原因、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劳永逸地解除了大臣弄权的问题
B.使古代中国到达了皇权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化学试题
命题人:雷仙红
要用的原子量: H—1C—12 O—16 Mg—24 AL—27S—32 Cl—35.5 Cu—64
第I卷(共45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是化学的源泉,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强化酱油可通过膳食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B.不可用铝制餐具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食物
C.一定浓度的双氧水可用于伤口的消毒
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是纯净物 B.17g羟基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9mol
C.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B族
D.氨、塑料和橡胶都是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
3.航天器的燃料之一是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固体混合物,点燃时,铝粉被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反应式为:2NH4ClO4=N2↑+4H2O↑+Cl2↑+2O2↑。反应放出大量热,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NH4ClO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反应中只有Cl元素被还原
C.1mol NH4ClO4完全反应时,转移14 mol电子
D.从能量角度看,化学能主要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B.Na的金属活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C.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