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4380个字。
第四单元
单元说明:
单元概况:“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选是的反映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既有表现乡村戏剧和民间传统艺术的《社戏》、《口技》;又有表现中外舞蹈艺术的《安塞腰鼓》、《观舞记》;还有表现绘画艺术的《竹影》。但是学习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化艺术。像《社戏》,不仅有地方戏曲方面的文化内容,更主要的是对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竹影》中不仅有中国画的艺术内容,更有童真童趣的精彩表现。因此,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同时要有意识地扩大学生学习的课堂,尽可能的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关的能力。对于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理解,也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从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得到滋养。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对文化艺术有一定程度的自己的认识。不要划一地要求学生理解某种文化现象。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文化艺术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单元各课后有一定量的扩展性练习,教师可以自己设计练习形式,也可以和学生共同商议,发挥创新精神,灵活处理,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要求。
第16课社戏(小说)
一、课文特点及意图
《社戏》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醇厚的人情。小说写的是“我”小时侯在外祖母家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邻村看戏的情景,处处洋溢着温馨,一切都让人觉得那么和谐,自然,充满生趣。在这里,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人情之质朴、醇厚一如那里的山水令人沉醉、感动。小说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这些小伙伴淳朴善良、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乐于助人。文章的景物描写也极具特色,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
为什么选这篇文章?这是传统名篇,她使我们联想起我们永远失落了的童年,激起了读者的人生经验通感。她又是一曲自然美的颂歌,让人产生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渴望,这种都市人的乡愁也使《社戏》的艺术魅力更为隽永。同时,本文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是训练朗读和背诵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