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
铜梁一中 周玉崧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3:背诵全文。
4、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3: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
教与学之法: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媒体设计:投影或多媒体展示部分提示语句,以及结构框架,为加强理解、识记之用。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诵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了。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2、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3、背诵全文。
三、作者及背景简介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侍祖母甚孝,以“孝”名。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贤能。晋立,为安抚蜀汉旧臣,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陈情表》所面对的是晋武帝这个特殊人物,所写的又是他最为敏感的问题。文中作者用了不少委婉之词,比如不说“父死”,而说“慈父见背”,不说“母亲改嫁”,而说“舅夺母志”;又如“猥以微贱”“犬马怖惧”“伏惟”等,以典雅谦恭的语言,恳切真挚的语气,多方面表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