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招”与“无招”——对当前语文教学模式的回顾与思考
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三中学 向 明
提要 本文对我国的语文教学模式,特别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文教学模式作了简明的回顾,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针对语文教学建设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和思索;并提出应冷静地看待目前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应张扬自己的个性,走出教学模式的怪圈,从“有招”走向“无招”的最高境界。
美国学者乔以斯和韦尔在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中,介绍了23种教学模式,也就是从那时,国内外的学者开始专门系统地研究教学模式,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据上海的一位青年特级教师统计,现阶段有影响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39种之多;有人统计得更为详尽,全国县级以上教研室认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就有130种之多,而且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在不断涌现。面对这五花八门的“招”,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怎样面对,科学合理地进行利用,最终达到武学中所谓“无招”的最高境界呢?
一、上世纪末20年我国语文教学模式的回顾与评价
我国最早有影响的教学模式可以追溯到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模式,而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应是从1952年下半年开除推广的凯洛夫教学模式(即“红领巾” 教学模式),尽管这种“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五个环节”教学模式仍为许多教师奉为至宝,但它已明显不能适应新世纪的语文教学了,所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模式的研究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新的教学流派和教学思想不断见诸杂志报端,这里简略对部分有影响的教学模式作一下回顾与评价:
1、魏书生模式。说到改革开放20年的语文教学,就不能不提到魏书生,这位初中毕业民办教师出身的特级教师在语文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