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读素质的几点体会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6 12:5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培 养 学 生 自 读 素 质 的 几 点 体 会
瑞安市隆山高级中学 (325200) 项淳秀

语文是一门最开放的学科。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它色彩斑斓,生机盎然,按理说,学生会十分喜欢。可事实上却是怎样的情况?请看在一次期末联考中我改的学生的一篇作文《论当前语文教学》几点摘录:(一)语文学习只框限在教室里,局囿于教材本身,在题海里翻滚,班主任数学老师反对我们看课外书籍,无论是放学还是课间,一看到,马上没收,不管你拿的是名著还是精短的文章。回家更是如此。一拿出来就有你受的紧箍咒。老师发下来的文章不一定是我们所喜欢的我们也觉得想学好语文真难。(二)我觉得当前语文教育模式还很死板,即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老师照本宣科,学生鹦鹉学舌,当学生提出异议时,老师便使出看家本领,一切以大纲为准.。殊不知正是这种死板的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老师却要培养学生能力,结果事与愿违。学了两年语文,我认为最怕的便是鲁迅等已故前辈的文章及一些文言文。鲁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一个逗号,语意未尽;一个句号,弦外有音;一个问号,让人扪心自问;一个感叹号,则让人嘶声“呐喊”。而那一个个词语,又是何等确切,一个个句子又是何等的寓意深刻,可见鲁先生写文章是何等艰难,字字句句都需三思而后行,真不知他老人家提笔之前是否确是如此想的?古人也知察今,今人也更须“察今”,一连串动词,并没有什么原因要这样写,正如说话不考虑语法一样,本来就应当如此,大可不必“这个动词表现了……”,一个句子,时代或许赋予了他新意,不一定“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体现了……,使说更形象生动”。我们学生当然想过“花环”象征什么,“乌鸦”意味着什么,然与答案却大相径庭,于是便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受着思想冲突的折磨,这是多么痛苦呵。
这篇文章我看了好几次,我觉得这位学生说的句句都出自肺腑,句句都在理。他切中肯綮指出了当前我们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学生的困惑。为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我对学生进行全面地调查研究,发现我们的学生也有类似的困惑。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一各方面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首先要坚定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纠正一些错误的思想,鼓励他们和语文老师一道耐心仔细地做家长和一些老师的工作,做高中学生的思想工作应顾及到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他们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及他们的逆反心理特强,所以我们的说理工作应象春风细雨般滋润他们的心田切忌简单化、粗暴化。记得有一次,教完《六国论》之后,我请学生把课文中规定要背的部分当堂背来。有几个学生说自己不想背,理由是现代的人又何必学文言文。的确我们的学生他们所能感受的只能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事件。于是我对他们说:“你们这种想法我能够理解,古代文化离你们实在太远了,即使我现在列出一百个作用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