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七上课内文言文逐篇梳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5/4 23:22:1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060个字。

  语文版七上课内文言文逐篇梳理
  张永军
  河北藁城教师进修学校四楼教科所
  邮编:052160 电话:15076188996
  ☆主持人的话☆
  华夏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作为今天的人们古文化中的许多作品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去领会、去继承的。文言文是中国古文化的精髓,学习文言文既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也可以把历史当成今天或者是明天我们的人生道路的照明灯,同时对文言文的考查是中学语文测试中不可或缺的“大餐”。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下面就让我们穿越千百年的时空,与先哲前贤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和智能的对话吧!
  ☆求学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浩如烟海的文言文中,有众多指导我们学习方法和激发我们学习兴趣的的名篇佳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就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拓展自己的学习视野,丰富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吧!
  一、《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论语》的“论”字应读,它是________           ___的语录体散文,后人把它与《》《》《孟子》合称为“四书”,成为后人学习的经典。
  2.解释加黑的词语。
  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
  3.下面虚词“而”字的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学而时习之(表顺承)
  B. 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
  C.敏而好学(表修饰)
  D.默而识之(表修饰)
  4.根据语言提示写出课文原句并翻译。
  ⑴孔子谈论个人修养的句子是,?
  译文:
  ⑵孔子谈论学思要结合的句子是,。
  译文:
  ⑶孔子教导我们要正面学习,反面借鉴的名言是,。
  译文:
  ⑷世博会2010年5月在上海召开,上海各界喜迎各国嘉宾,如果引用《论语》中的名言制作一个欢迎条幅,这句名言应是,?
  译文:
  5.《论语》言简义丰,有些话已凝结为成语,试着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三个成语。
  答:
  6.课外拓展——下面几句话也出自《论语》,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