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教学实录反思
- 资源简介:
约3450字。
《囚绿记》教学实录反思
《囚绿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由于我们的学生来自农村,阅读面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平常课余阅读文学作品较少的同学,对这篇作品的理解感到困难。基于这样的学情,我是这样教学的。
第一课时抓住重点语句研读文本,第二课时圈点批注,质疑。现将第一课时部分课堂实录整理如下并作教学反思:
一、导入,初读感知
师:昨天我们初步预习了现代散文家、翻译家陆蠡的《囚绿记》,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去触摸作者那高尚的灵魂,敏感的心灵。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
师:《囚绿记》中“囚”是什么意思?
生:囚禁 困住
师:“绿”是指什么?
生:常春藤
师:那么“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二、再读领悟
(一)爱绿、囚绿
师: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
生:“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浅层次)
师:“装饰”房间可以理解,“装饰”心情如何解释?(引导学生理解语境义)
生:这里的“装饰”是安慰、缓解的意思。
师:“抑郁的心情”在文中还在哪里有体现?(这是作者囚绿的关键原因)
生:“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
师:陆蠡只身来到北平,举目无亲,绿色陪伴他,安慰他。(及时补充,强化背景)
生:我觉得作者囚绿是为了“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生:“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生:我认为作者是因为爱绿而囚绿的。
师:是啊!陆蠡多年漂泊在外,在他的生命旅途中,在杭州读书,在厦门教书,在上海编书、写作,但生活的困顿、流浪并没有消磨掉希望的种子,他对生活无比热爱,哪怕是一丝的绿色也视同至宝。那么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呢?
生:“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师:当感情发展到顶点的时候,换用人称可以更好地表达感情。请大家把本段中的“绿色”和“它”换成“你”,有感情地朗读,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生有感情地读)
师:大家读得真好,还有哪里也体现了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呢?
生:“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师生共赏本段)
……
生:“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体现了作者对绿的痴迷。
师:你能模仿这一句也说一句话表达对绿的喜爱吗?
生:我开始了解盲人睁开眼睛看见绿色的欢喜。
生插道:盲人不可能睁开眼睛。
师:你来说一句。生思考片刻回答:我开始了解久居斗室者望见一丛绿草的欢喜。
师:绿生机勃勃,活泼可爱,它是生命的象征,可以给失意的人带来无限的希望,可以给焦虑的人带来精神的宁静,可以给苦闷的人增添生活的快乐。作者对绿爱得痴迷,爱得深情,爱得执着,绿简直成了他的生命的一部分,“囚绿”是因为爱绿,那么他把绿囚牢了吗?
生齐答: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