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人生的纱线”写作指导及参考例文
- 资源简介:
约8050字。
作文“人生的纱线”写作指导及参考例文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莎士比亚说:“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与恶两种纱线交错织成的布,要不是有过失的鞭挞,我们要得意忘形了;要不是有善行的庇护,我们又要完全绝望了。”
请以“人生的纱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解读背景】
本试题是典型的“提示语+要求”的作文形式此类作文题目前仍存有争议,最大的争议是提示语的作用下面笔者略谈看法,以就教方家。
【试题解读】
一、对提示语的解读提示语出自莎士比亚的话剧《终成眷属》,它反映莎氏对人生的一种感悟第一句话:“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与恶两种纱线交错织成的布”把人生比作一匹布,这匹布是“用善与恶两种纱线交错织成的”意思是说人生具有善和恶的两面性,惟其如此,才构成完整的人生罗曼•罗兰说:“善和恶是同一钱币的正反两面”我想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如何对待人生的善和恶呢?莎氏的第二句话说:“要不是有过失的鞭挞,我们要得意忘形了;要不是有善行的庇护,我们又要完全绝望了” 它由两个假设复句构成前一个复句:“要不是有过失的鞭挞,我们要得意忘形了”意思是没有过失(“恶”的一部分)的鞭挞,人就会得意忘形换言之,鞭挞过失使人警醒后一个复句:“要不是有善行的庇护,我们又要完全绝望了”意思是没有善行(“善”的一部分)的庇护,人就会完全绝望换言之,庇护善行让人有望莎氏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⒈(对他人的)人生善恶交错,“善”靠保护,“恶”需抨击⒉(对自己)人生善恶交错,“善”靠发扬,“恶”需戒除。
二、对提示语作用的理解在不同形式的作文中,提示语的作用不尽相同:⒈话题作文:材料+话题+要求话题作文的提示语起到列举例子、引出话题、帮助联想的作用例:(2005 年江苏卷)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注意:①话题包括三个方面,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②立意自定③自拟标题④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⒉材料作文:材料要求材料作文的提示语起到规定立意的作用,即作文者不能脱离提示语的主旨立意例:(2006 年全国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得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⒊命题作文:材料题目要求命题作文的提示语起到列举例子、引出题目、帮助联想的作用它与材料作文的提示语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是作文构思立意的唯一依据例:(2011 年江苏卷)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基于以上认识,本次作文应属于命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