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塾》教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9 21:3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闺塾》教学案
一、课前预习
   1.文章导读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万历十一年(1583)考中进土,开始进入官场,目睹江南各地连年水旱,“西河尸若鱼,东岳鬼全瘦”、“督理荒政”的大官,“贪赃宴乐,扰害饥民”,以致社会动荡不安,遂于万历十九年(191)上《论辅臣科臣疏》,弹劾执政者申时行,希望朝廷整肃吏治,”以新时政”。结果,不但意见未采纳,反由南京贬至广东雷州半岛南端的徐闻县做典史。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在遂昌作过一些抑制豪强、整顿税制的工作。后因不附权贵,时遭排斥,陷于苦闷徬徨,加上佛道思想,的影响,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回家。此后专心创作,连续写出《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三部戏曲,连同旧作《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因所居名玉茗堂,又称《玉茗堂四梦》。“四梦”中最突出的是《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汤显祖通过戏剧讽刺腐败政治和反动理学,具有积极意义。作品重在表达主题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不受曲律限制,后有不少模仿者。形成戏曲创作中的“临川派”。
  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闺塾》是《牡丹亭》的第七出(全剧共五十五出),是后世经常上演的剧目,称为《春香闹学》。春香是杜丽娘的侍女,陪伴丽娘读书,她对老学究陈最良迂腐思想十分反感,总要寻些事来嘲笑陈最良,反对封建教条。杜丽娘对陈最良的教育也很反感,但出于礼貌不像春香那样公然反抗。她在塾中读《关睢》一诗,唤起她对爱的渴望,引起她感春、伤春的情怀。《闺塾》中三个人物各有性格特点,展开维护封建礼教和反对封建教条的冲突十分自然,语言风趣。
  2.作品简价:
  课文节选了《牡丹亭》的第七出《闺塾》(近代演出本叫《春香闹学》)。
  《闺塾》描写杜丽娘听老塾师讲课的情景,用老塾师的迂腐守旧衬托侍女春香的活泼、机智、勇敢,以及丽娘内心对自由的渴望。老塾师以《诗经》中的诗作为对丽娘进行封建道德教育的教材,然而诗的内容恰恰引动了丽娘的思春之情。这是对封建教育的绝妙讽刺。课文分四个场面:一是课前,二是讲诗,三是模字,四是课后。
  3.主题:
剧本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揭露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
4.词语积累:
  咂(zā):吸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