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初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语文摸底考试试题
单位:广东省茂名市化州一中
姓名:江昨夜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卷面分(4分)
一、积累与运用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山路回转不见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
2..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1分)
3..三人行, 。〈论语〉(1分)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作者豁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2分)
5...默写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2分)
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则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A、大事渲染 B、混然一体 C、披星带月
7、改病句。(2分)
A、看到售票的窗口还开着,使他高兴到不得了。
B、“环保”征文稿件的字数一般不要超过一千字左右。
(二)阅读文段,回答8-11题(14分)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脸,动乎其言而见乎其言文,而不自知也。
8、本文段作者的观点是: (3分)
9、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A、故其文疏荡。 C、辙生好为文。
B、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D、溢乎其脸。
10、如何理解“文者气之所形?” (3分)
11、文中为何要举孟子和太史公的事例?(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
A乐 趣 的 果 实
1 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像繁花的品种一般多。
2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从时间的缝隙中偷光苦学;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每天不跑跑跳跳,舒舒筋骨,就觉得老不自在;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到了不能劳动的时候,还要撑持着起来干点活;自然也有人把吃喝玩乐、闲游浪荡,当作最大的乐趣。至于那些更等而下之的“乐趣”,就不必去说它了。
3 乐趣,反映了人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的道德品质,当然也反映了人的世界观。
4 乐趣,也可以说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结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陶醉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证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 ……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结什么果,完全是由种子——乐趣的本身来决定的。这本来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但是有的人还是常被俗艳的花朵——从低级趣味中得来的欢娱所迷,以致看不清自己所倾心的乐趣蕴藏着恶的因子;自然也预料不到它要结成的果实是恶果和苦果。就以安逸这种“乐趣”为例吧!热衷于安逸的人们,在轻飘飘的环境中,享受着软绵绵的生活,沉浸在感官的娱乐里,逸乐所开的花朵使他们变得醉醺醺了,还怎能使他们看到这种“乐趣”所潜藏的危机,和它必然要结成的名叫“空虚”和“腐败”的恶果呢?
5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是一文不值”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和从中得到使自己为之激越振奋的那种失误。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健康、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千万不要被俗艳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2.“乐趣的果实”比喻的是 (2分)
第 5 节中加点的“俗艳欢娱之花”比喻的是 (本题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分)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A、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像繁花的品种一样多。 B、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