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6/1 10:53: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180个字。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学案)
  文本导读名师引领
  【学习纪要】
  掌握并理解文章的学习目标:
  1.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把主人公的命运,与法兰西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文章通过小说人物的语言、言行和心理活动去组材,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韩麦尔先生这样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反映了爱国主义思想主题。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4.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本文中的环境描写,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体感悟】
  作者: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写作背景:
  《最后一课》写于1873年,普法战争刚结束两年。
  1870年7月19日爆发的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是法国发动的。结果,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军投降。普军长驱直入,包围巴黎。法国资产阶级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和约,赔款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东部地区给普鲁士。从此,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的法国人民沦为亡国奴。这篇小说反映的就是阿尔萨斯沦陷以后,当地人民在普鲁士侵略者强行禁教法语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提纲挈领】
  文章主旨:
  文章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内容结构:
  一.段落划分并概括段落大意。
  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散学的顺序来安排情节。共分为三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1-6)故事的开端。写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二部分:(7-23)故事的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和小弗郎士的转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