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答题方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6/3 11:50:07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300字。

  2012高考语文答题方略
  福建长汀职专       语文组
  目的: 让语文答题技巧成为一种和出卷者及阅卷者之间的斗智斗勇的游戏攻略,
  巧妙答题,轻松拿分。
  大原则:
  1. 冷静,细心,放松。切记“欲速则不达”。
  2. 先阅卷,通盘考虑。切记:先做会做的,再做分值大的,绝对不允许空白。
  3. 细心答题,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
  4. 认真审题,严格按照要求答题,避免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题的注意事项:1
  1、注意几种字:同音字、难字、通假字、形近字
  2、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书写工整
  答题结束后要检查
  一时想不起先跳过,最后再想
  不要写繁体字、生造的简体字、行草,叠词的后一个字不要写重复符号
  二、文言文阅读
  2、实词(重点120个)
  3、筛选文中信息:人物形象(性格、品质等)分析、
  文章内容、写法,作者观点态度分析评价
  4、翻译:  (1)重要实词(多义、通假、古今异义、复词
  (2)活用
  2、实词解题
  (一)、分析语法特点
  (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应该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
  例1.甃以石,行旅便之。行旅:行走旅游。(2001年春季)
  例2.自放驴,取樵吹爨。樵:打柴。(2000年)“樵”作动词“取”的宾语,是名词解释成动词“打柴”错误。
  (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 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
  例3.善才绳之。绳:捆绑。(1997年)“绳”是名词,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动词,解释为“捆绑”正确。
  例4.立谓所亲曰。亲:亲属。“亲”字用在“所”字后,是动词用法,解释为“亲属”错误。
  例5.不意乃在朝列。意:意愿。副词不能修饰名词,“意”应是动词“料想”。
  例6.凡吏于土者。吏:官吏。名词和介宾短语搭配,
  要活用作动词,“吏”应是动词“做官”。
  例7.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东:向东。
  方位词“东”用在“而”后,活用作动词“向东”。
  (3).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指第一个字。
  例8.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 (2001年春季)
  “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活用作动词,“雨雪”即“下雪”。
  (二)、利用构词特点
  古汉语中不少词语是由并列成分构成的,意思或相近或相反,利用这种构词特点也可以正确地解答试题。
  例9.每读书至治乱得失。
  治:主管。“治乱得失”是由两个相反意思的词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其中“得”与“失”相对,那么“治”与“乱”也该相对,由此推出“治”应该是形容词,解释为动词“主管”错误。
  例10.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将:搀扶。“扶”与“将”是同义复词,都是“搀扶”之意,解释正确。
  例1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出去。“出入”在句中是偏义复词,“出”是衬字,无意义,解释为“出去”错误。
  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没有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但近几年的高考试
  题中还是涉及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因此,在高考复习时,要有选
  择地整理一部分常用的文化常识和重要的文言句式。
  与文化常识有关的高考例题
  (1).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2002年):指刚成年的时候。(见《孔雀东南飞》)
  (2).铨简秀士(2002年春季):选拔官吏。(见《记王忠肃公翱事》)
  (3).而城中鼓噪从之(2001年):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见《失街亭》)
  (4).始视事,恂恂若不能(2001年春季):官吏到职开始工作。(见《张衡传》)
  与文言句式有关的高考例题
  (1).城之不拔者二耳。(2001年)拔:被攻取。(被动句)
  (2).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2000年)  主谓式判断句,即“他是都督”。
  文言虚词(略,福建高考近几年未单独出题)
  《考试说明》要求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
  测试形式:文言虚词的测试形式只有一种,即判断4组8句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解题方法
  (一)、对照教材例句区别用法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题共4组,8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4个句子一般都选自中学教材,句式和考文基本相同。分析近几年选自教材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记》,也涉及了一些传统篇目,如《出师表》《过秦论》《促织》《游褒禅山记》等。因此,只要熟悉教材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主要方法。
  例1.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2001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