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下期半期考试初二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24题,约7330字。
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
2011—2012学年下期半期考试
初二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120分钟完成)
命题人 周 艳 王伟 得分
审题人 初二语文备课组
一、 积累与运用(4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酒肆(sì) 黝黑(yǒu) 鬈发(quán) 凄惨(cǎn)
B、挑衅(xìn) 搓捻(cuō) 缄默(jiān) 狩猎(shǒu)
C、侮辱(wū) 哂笑 (shěn) 管束(sù) 吞噬(sì)
D、责罚(fá) 万顷(qīng) 繁衍(yǎn) 牟取(m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萧瑟 相形见绌 仓皇逃窜 相辅相承
B、蓬蒿 无可质疑 由然而生 焦躁不安
C、狼藉 正襟危坐 神秘莫测 精巧绝伦
D、迁徙 慷概大方 莫衷一事 一视同仁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考试时要避免三个方面的问题:一、避免精神不可高度紧张;二、避免不可粗心大意;三、避免对难题不可“锲而不舍”而耽误时间。
B、在成绩面前,他表示决不骄傲自满,而是要继续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成绩。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人们经常可以看见那个可怜的小女孩冒着严寒和饥饿在大街上卖花。
4. 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谁说宇宙没有生命的?(反问)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5.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模胡:即模糊,不清楚,不明晰。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C、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完全:完整,这里指正直有作为。
D、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的母亲》中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他觉得母亲教给他怎样做人,而父亲带他出外读书。他深深地感谢父亲和母亲。
B、《塑造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她是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的困难读完大学。本文主要刻画了莎莉文老师,是她引领海伦走向光明。
C、《喂——出来》的作者是黎巴嫩的纪伯伦,他是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
D、《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详细地说明了罗布泊消失的自然原因。
7.填入下列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沙暴像魔鬼,它无情地摧毁前进路上的所有东西;但它又是一个独具匠心的“雕塑家”, 。
A、一些岩石和地面常被沙暴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B、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岩石和地面是被雕琢成的
C、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D、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是沙暴
8.仿写画线句子,使之与后文连贯。(4分)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 ; , ,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9.综合性学习(8分)
【材料一】
A、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史铁生《我与地坛》)
B、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
C、每天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梁晓声《母亲》)
D、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车行《母亲》)
【材料二】台湾61岁孝子丁祖伋用背袋将年老行动不便的老妈妈抱在怀中等候看诊的画面,令人动容。而拍下照片的网友则在微博上说:“什么是爱,什么是不离不弃,小时候妈妈抱你,长大了你会抱妈妈吗?”丁祖伋却说:“我不是孝子,母亲想回大陆探亲的心愿都没来得及帮她实现。”
(1)一位14岁少年因不满母亲对自己的管束和唠叨,对母亲或厌烦至极,或冷漠无比,或恶语相向,甚至离家出走。请你仔细阅读材料一,体会母爱的平凡与伟大,写一段话给这位同学,力求以情动人,促使他(她)改变对母亲的态度。(50字左右)(4分)
(2)材料二中丁祖伋虽悉心照料母亲,却仍感愧疚。现实生活中”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况是很多的,回报母爱不是等功成名就以后才来考虑,而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做的事。请你在现有条件下确定一个回报母亲的具体方法,并谈谈你确定这个方法的原因或目的。(也请你落实到行动吧!)(3分)
(3)请写出一句与母亲有关的俗语、格言或诗句。(1分)
10.古诗文默写(1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