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宇教育集团课时设计活页纸
总 课 题 人物风采 总课时 2 第 1 课时
课 题 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贝聿铭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学习本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3、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1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备课札记
课前准备及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了解人物通讯的一般特点;
3、了解有关贝聿铭的一些知识。
教学过程: 一、阐释课题、导入新课:华夏,我国的古称。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国是奴隶制的“夏”,建国的民族就叫“华夏族”,所以中国有“华夏”之称。“华”是美丽的意思,“夏”有广大之解,两字组合成“华夏”一词,是说又大又美。据《左传》记载,“有利益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这个解释便把“又大又美”上升到一个高精神文化,高物质文明的境界。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在设计中融进了中国——华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魅力。二、熟悉课文,整体感知1、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注音,对不熟悉的词语加以解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按时间顺序罗列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主要成就1935年 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1948年 被纽约房地产商聘用,担任某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其间 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1960年 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学生讨论我国的别称,解释华夏。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