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2005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命题人: 姚嘴中学 吴彬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全卷书写规范、美观,得3分;卷面整洁,书写认真,得2分;卷面较整洁,书写较认真,得1分;乱涂乱画的。不给卷面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17分)
1.默写 (7分)
① 行者见罗敷,__________________;少年见罗敷,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比喻写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诸葛亮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贯穿着《出师表》全篇。
④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就是佐证。
2.选出音形义全对的一项( ) (2分)
A. 畸(jī)形 纵横绝荡 姹紫嫣红(娇艳)
B. 污秽(huì) 见风使舵 无边无垠(地域的界限)
C. 打折(zhé)腿 声色俱厉 旁逸斜出(原是“逃”的意思,引申为“伸出”)
D. 和(huó)面 中流砥柱 潜滋暗长(滋味)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送东阳马生序》和《墨池记》的作者都属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B.《蒹葭》一诗表现了主人公对远方意中人的追寻,在反复与执着的追寻中,终于追到了意中人。
C.《木兰诗》和《陌上桑》两文都赞颂了我国古代妇女的形象,是汉乐府里的名篇。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仿写,请在横线上补写,使之成为前后呼应的排比句。(2分)
人生是一条漫长的河流。上游是美丽的童年,淙淙的小溪从幽静的林间穿过,像一首浪漫的抒情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游是沉重的中年,险恶的暗礁使河面布满龙潭虎穴,像一部惊险离奇的小说。
5.听说能力考查 (3分)
准备参加比赛的李兰,近来忙着弹琴、唱歌。今天上午,她碰到买菜回来的王大妈。王大妈
说:“兰兰呀,你真是太刻苦了!夜深了还在练习弹钢琴,一大早你就吊起了嗓子!”李兰:“大妈
过奖了,以前我不够用功,现在得补回来,争取在擂台赛上取得好成绩!”
①王大妈是想告诉李兰: 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兰认为王大妈: 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若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对王大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一定数量的课外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2分)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印象最深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
(一)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其中下片表达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坚定信念的一个字是“_______”。
8.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写出猎的壮观场面,一个“狂”字领起下文,突出豪壮之气势。
B.“鬓微霜,又何妨”与辛弃疾的《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表达的感情相同,都抒发了一种